首页 > 人物介绍 >

奥勒留·奥古斯丁生平简介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7-23 08:01:26    

奥古斯丁可能是古代最伟大,影响最深、最持久的历史哲学家。

他是天主教会的圣人,在神学问题上的权威,在拉丁中世纪得到普遍认可,在基督教传统中,直到十九世纪,他的权威几乎没有受到质疑。

关于罪、恩典、自由和性的观点,对现代文化的影响怎么评价都不过分。


这些观点与古代哲学和文化传统大相径庭,在奥古斯丁生前曾引起过激烈的批评,在二十世纪和二十一世纪又遭到了来自不同立场的强烈反对。

哲学家们一直对他在语言、怀疑论和知识、意志和情感、自由和决定论以及人类心智结构等方面的创新思想着迷,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是,他的哲学方法,当然是致力于圣经启示的真理,令人惊讶的非教条主义和不懈探索的精神。

他最有名的作品《忏悔录》在古代文学传统中独树一帜,但却极大地影响了现代自传传统。

这是一部从第一人称视角出发的引人入胜的哲学著作。由于他对中世纪哲学传统的重要性,他经常被列为第一位中世纪哲学家。

但是,尽管他出生在君士坦丁一世结束反基督教迫害几十年之后,并且在他成年时目睹了狄奥多西一世,和他的儿子们的反异教和反异端立法,这些立法实际上使天主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官方宗教,奥古斯丁并没有生活在一个 "中世纪 "的基督教世界。

异教的宗教、文化和社会传统在他的会众中十分活跃,正如他在布道中经常痛斥的那样,他自己的文化观也,和他同时代的大多数博学的上层人士一样,是由古典拉丁文作家、诗人和哲学家塑造的,他在遇到《圣经》和基督教作家之前很久就在文法和修辞学校学习过这些作家。

在他的作品中,他始终贯穿着前基督教哲学和非基督教哲学,其中许多哲学他都是亲身体验过的。

尤其是柏拉图主义仍然是他思想的决定性因素。将他作为一位受古典传统影响,并与之不断对话的晚期基督教哲学家来解读。

奥古斯丁生活于 354 年 11 月 13 日至 430 年 8 月 28 日。他出生在罗马非洲的塔加斯特(今阿尔及利亚的苏克阿赫拉斯)。

他的母亲莫尼卡(卒于 388 年)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似乎对他的宗教发展产生了深刻但不完全明确的影响。

他的父亲帕特里修斯(卒于 372 年)在临终前接受了洗礼。奥古斯丁本人早年也是慕道者。

他在马道罗斯和迦太基的省中心学习语法和修辞学,这使他的中产阶级父母经济拮据,但他们希望这能为他将来,进入更高级的帝国行政机构铺平道路。

约 18 岁时,他在迦太基找到了一个情妇,与她一夫一妻地生活了约 14 年,并为他生了一个儿子。

阿德奥达图斯与父亲一起在米兰接受洗礼,稍后(约 390 年)去世,享年 18 岁。约 373 年 373 年,奥古斯丁成为摩尼教的 "听众"(旁听者),摩尼教是一种起源于波斯的二元论宗教,在北非发展成为基督教的一个变种。

他对摩尼教的信奉持续了九年,遭到了蒙尼卡的强烈反对。虽然他很可能是摩尼教的辩护士和传教士,但他从未成为该教派的 "选民",这些人致力于苦行和禁欲。

383 年,他搬到了当时帝国西半部的首都米兰,成为该市的公费修辞学教授和帝国宫廷的官方赞美诗人。

在这里,他送走了自己的情妇,以便为有利的婚姻铺平道路(这大概是那个时代年轻的事业家们常见的行为)。

在米兰,他受到安布罗斯主教(339-397 年)和一些新柏拉图倾向的基督徒的影响,安布罗斯主教向他传授了寓言式的注经方法,这些基督徒向他介绍了一种对基督教的理解,这种理解具有哲学意义,对奥古斯丁来说,在思想上比摩尼教更令人满意,他已经开始远离摩尼教了。

随后的不确定和怀疑时期,在《忏悔录》中被描述为医学意义上的危机,于 386 年夏天结束,当时奥古斯丁皈依了禁欲主义基督教,并放弃了修辞学教席和进一步的职业前景。

387 年复活节,奥古斯丁接受了安布罗斯的洗礼,并在儿子、一些朋友和母亲的陪同下返回非洲,他的母亲在旅途中去世(奥斯提亚,388 年)。

391 年,他显然违背自己的意愿,被任命为海上城市希波里吉乌斯(今阿尔及利亚的安纳巴/伯恩)教区的神父。

大约五年后(约 396 年),他接替了当地的主教。这一教会职能涉及到新的教牧、政治、行政和司法职责,他对普通基督教会的责任,和经验可能有助于改变他对恩典和原罪的看法。

但他的修辞技巧很好地装备了他的日常布道和宗教争端。在他作为主教的一生中,他都卷入了与摩尼教徒、多纳图派、伯拉纠派的宗教争论中,其次是与异教徒的争论中。

他在这一时期所写的大量书籍,和信件中的大部分都是这些争论的一部分,或者至少是受这些争论的启发而写的,即使那些不是争论的书籍和信件,也将哲学或神学教义与修辞说服结合在一起。

在他大约 400 年前的作品中,针对他以前的同教,摩尼教的论战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与摩尼教的辩论有助于形成,他关于邪恶的非实体性和人类责任的观点。

多纳图派分裂的根源在于四世纪初的最后一次大迫害。多纳图派认为自己是那些在迫害中坚贞不屈者的合法继承者,并声称自己代表了非洲基督教 "纯洁教会 "的传统。

自 405 年起,多纳图派被纳入帝国反异端法律的管辖范围,并被迫通过法律手段重新加入天主教会。

在迦太基会议(411 年)标志着多纳图派在非洲的正式终结后,这些措施得到了加强。

奥古斯丁通过大量反对多纳图派的著作,强化了他的教会学思想,并在对基督徒之爱的意向主义理解的基础上发展了宗教强制理论。

奥古斯丁通过撰写反对多纳图派的文章,使他的教会学思想更加敏锐,并在对基督教之爱的意向主义理解的基础上,发展出一套宗教强制理论。

伯拉纠主义是奥古斯丁在 412 年左右意识到的一场运动。418 年,他和他的非洲主教同僚设法将其定为异端。

佩拉纠及其追随者虽然不否认神恩的重要性,但坚持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由的,能够不犯罪。

针对这一观点,奥古斯丁极力捍卫他关于人完全依赖恩典的学说,这一信念在《忏悔录》中就已表达,但在争论中得到了完善和强化。

在奥古斯丁生命的最后十年里,他与佩拉纠派的前主教朱利安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朱利安指责奥古斯丁,是隐匿的摩尼教并否认自由意志,而奥古斯丁则指责他和佩拉纠派否认原罪,从而逃避了基督的牺牲。

与异教传统主义者的争论似乎在 400 年后达到了顶峰,当时奥古斯丁驳斥了一系列反对基督教的论点,这些论点显然摘自波菲利的论文《反对基督徒》。

410 年后,罗马城被阿拉里克和他的哥特人洗劫一空。奥古斯丁的伟大道歉之作《上帝之城》就是由这一象征性事件引发的,但它绝不仅仅是对异教论战的回应。

奥古斯丁的生命在汪达尔人围攻希波时结束了;据说他是带着普罗提诺的一句话死去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