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攻略 >

黄山人文历史和徽州背后的历史文化

396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2-28 10:18:08    

已故的103岁老人郎静山,是一位摄影大师,他经常登上黄山,拍下美丽的仙山,他每次见到黄山都像见到自已的小孩一样,高兴逛欢,驻足不走,他的足迹遍布黄山任何一个地方,其中《湖山揽胜》是郎静山先生的得意之作。此摄影是山水集锦巨构,可说是郎大师运用国画山水构图方式,巧妙地运用在集锦作品中,从画面最右边凉亭老翁远眺层峦云雾,到近景奇石丛树,左边孤舟,远处村落及湖边倒影,这幅美丽国画山水景像,恰如如同大师一生胸襟开朗,宁静和世无争。此一幅大师一生最后遗作及集锦摄影精华的完结篇。《湖山揽胜》作品背景正是黄山。

《湖光揽胜》郎静山拍摄


小编以各个方面介绍黄山及其徽州文化,阐述黄山和古徽州之间关系,了解黄山,徽文化,徽建筑,徽州古村落,以及徽商的发展,让我们走进安徽皖南山区。

美丽黄山:

在离大海400多公里,位于北纬30度之上,矗立着一座举世闻名的大山——黄山,黄山与其山下的徽州,形成了皖南地区一个独特的历史文化单元。黄山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李白游览黄山,在黄山写上诗达到几十首,其中“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最为出名,这句诗的“仞”描写了黄山的特点险!石奇。后句“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馀踪。”写出了黄山的奇松,和冬日的云海,云海和山映衬下像仙人在此炼丹成仙之处。明朝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游览黄山写下了这样的盛赞:“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之后引申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被后人熟知。

的确,黄山特点正像李白描述那样,以险峰,奇石,奇松,云海闻名于世,天都峰,莲花峰险峻让人望而生畏,爬上天都峰成为勇敢者象征;猴子观海,重达五百吨飞来石屹立在险峰之间,石头惟妙惟肖,让人惊叹于大自然的巧夺天工;黄山松长于石头险峰之上,他们生长缓慢,有些树龄高达500年,甚至千年古树,迎客松更成为中国礼仪象征,被刻画在人民大会堂上,无数外国使者,领导人在迎客松留恋拍照,此外还有团结松,探海松,送客松十大奇松,和其他千万黄山松,点缀其中,挺立于峰崖绝壑之上,巨松高数丈,小松不盈尺,破石而生,苍劲挺拔,那姿态,美得让人称奇,奇得让人叫绝;黄山另一绝就是云海,黄山将其划分为五个区“北海,南海,西海,东海,中海”五个区不同时节云海各有特点,西海大峡谷云海最为美丽,黄山云海不仅本身是一种独特的自然景观,而且还把黄山峰林装扮得犹如蓬莱仙境,令人置身其中,神思飞越,浮想联翩,仿佛进入梦幻世界。当云海上升到一定高度时,远近山峦,在云海中出没无常,宛若大海中的无数岛屿,时隐时现于“波涛”之上。

这就是黄山四绝“峰、石、松、云海”,还有黄山的各代摩崖石刻,这是黄山的人文文化代表,无数的文人墨客在黄山在花岗岩留下自已感慨,让黄山也成为书法的宝库,玉屏峰的石刻最盛,有描述黄山奇绝景色的“一览众山小”、“刻削千仞”、“万壑幽邃”,有高度评价黄山的,如“观止”、“果然”、“天然仙境”,有观景后引发哲理遐思的“大巧若拙”、“千古”、“不垢不净”,还有许多石刻都出自历代名家手笔。如“鸣弦泉”、“洗杯泉”史料载诗仙李白手迹,明代戏曲家汪道昆题“大块文章”,甚至还有清康熙帝题“黄海仙都”。

徽州文化形成与徽州古村落

一府六县:徽州我们首先要认清楚一府六县,指徽州府所辖的六个县:歙县、黟县、绩溪、婺源、祁门、休宁。徽州古称歙州,公元1121年,宋徽宗改歙州为徽州,但所辖六县并未变动。以在的婺源属江西管辖,但以前属徽州府。

说起徽州文化形成,现代学者普遍认为四个时间段。

一、魏晋南北朝:

东晋末年,五胡入华,中原大乱,中原成为少数民族各自争夺的一块肥肉,这时位于长江天堑以南江南地区相对稳定,许多世家大族举族南迁,这就是永嘉之乱,造成衣冠南渡,许多人逃到南方,部分族人跑到皖南,发现安徽这地方,有黄山,九华山作隐蔽,又有新安江河水,土地肥沃,适合在此繁衍于是从此定居徽州各地。

二、中唐安使之乱

唐朝中期,玄宗宠幸奸臣,安禄山从范阳起兵,天下顿时又陷入战火之中,这时更多人为避难逃到了江南地区,交通闭塞,风景秀丽的皖南更成为中原人民避难的天堂,之后藩镇割据,五代战乱,战乱使更多家族流亡皖南,至北宋徽州文化开始发展。

三、北宋南宋时期

此时的徽州建立主要在徽宗时间,宋徽宗这位皇帝热衷书法,书画,不理国政,他喜欢当时徽州的宣纸和墨砚,南唐时奚庭圭在歙县改造墨砚,使当时徽砚震动天下,后主李煜下令加奖,并赐奚庭圭李氏,使歙县的墨从此质量高超,徽宗酷爱徽墨,但由于徽宗对百姓压炸,徽州爆发了著名方腊起义,平定后公元1121年正式改名“徽州府”,但很快金兵南下,靖康之变,宋高宗在临安称帝,建立南宋,更多人迁到徽州。而新安学术也在南宋形成,朱熹建立了新安理学,

淳熙年间在当时著名学者吕祖谦召集下,与陆九洲在上饶鹅湖寺相聚,朱熹及其学者在婺源及周边地区讲学成立了朱熹理学。

四、明清时期

由于这时在徽州逃难定居的人越来越多,而徽州多山,土地不够耕种,为了生存,古人只能另寻出路,他们决定经商,徽州逐渐成为商业重镇,新安江成为徽商经营重要交通枢纽,他们利用新安江,在华东大开商路,甚至做到海外,徽州人石涛在扬州出资万贯建立一座园林,这就是明清时期徽州人善于经商典范直至清朝末年,开始凋敝。

住在黟县宏村87岁的吴老婆婆坐在一间古老房子里,吃着饭,饭里有酸菜和豆角,房间挂着正在晒的猪腿,猪头,腊肉,房间雕梁画栋注意到我,天窗上方有4个翘起来小角,这正是典型的徽州建筑,小角下方,是五层木雕,每一个木雕都记载每一个古代故事,草船借箭,升官拜将,我们问她这房屋多少年了,她说已经几百年了,祖先明朱洪武已经到这里了。

历代的人们迁移生活在这里定居,使他们形成了强烈家族观,他们聚族而居,一个个古村在徽州星布,比如宏村汪氏,呈坎古村,南屏古村,棠樾古村,许村,桃花源里西递……他们各有特点同属皖南系村落。由于古村太多,只介绍其代表——呈坎

呈坎原名龙溪,始建于东汉三国时期,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早在宋朝就被著名理学家朱熹赞誉为:“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呈坎古村尽显风水之意,用八卦那构造村落,呈坎的古建筑汇集了徽派不同风格的亭、台、楼、阁、桥、井、祠、社及民居,精湛的工艺及巧夺天工的石雕、砖雕、木雕,把古、大、美、雅的徽派建筑艺术体现的淋漓尽致,为古徽之最。“登黄山不可不去呈坎”。呈坎是徽式建筑的名片。

大家去徽州必定留意到他们几乎统一的白墙青瓦,房屋两端的马头墙高高耸起。你知道为什么房屋上会出现马头墙吗?徽州居民大都聚族而居,自然防火成为重中之重,马头墙的作用是防火之需,起隔断火源的作用。“马”有着好的寓意,显现了人们对马的喜爱和崇拜。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美丽的黄山山脉的天险,使南迁的人们获得一片家园,世代在徽州依靠新安江水和肥沃土地繁衍生息,形成了一个以家族为核心的一处地理人文文化新单元,黄山每年以如梦如仙的风景吸引着无数的游客,黄山和徽州是中国文化的标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