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寺,又名松山寺,地处广水市西北部,在余店镇小山坳村境内。东与凤凰山相连,南与铁城岭接壤,西与唐家寨相对,北与凤凰寨遥望,是凤凰山中的一颗明珠。
从应山出发,三十公里后进入余店地界。向北,途经跑马场至吴关后山折东,过北风坳、走四家寨、爬牧羊坡,沿着蜿蜒曲折的山间狭道一路东行。领略横峰侧岭的巍峨险峻,欣赏林木葱郁的端庄秀美。拜会红杉翠廊,邂逅绿茶果园,绕行银珠别院,再折返向北,斜谷下行800余米,右转,猛然与嵩山寺撞个满怀。
嵩山寺坐落在三面环山、一面向水的一隅盆地之中。周围地势险峻,唯独山半腰三十余亩舒缓开阔、居中平坦。林木遮天蔽日,庙宇云遮雾绕。如果不是事先知道,你很难想象,在这群山环抱、幽静无比的深山之中,竟然遗存一方洞天福地,隐藏着一座千年古刹——嵩山禅寺。
嵩山寺始建于南北朝北魏年间(386—534),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寺庙背后的金顶山,曾经是佛门依钵传承的圣地之一。据碑文记载,当时中原战乱不止,少林寺高僧携弟子南下,见此地山势雄峻,古木参天,决意在此修建寺庙。因其出身少林,遂取名嵩山寺。起初,在金顶附近共建有四座寺庙(永宁寺、信奉寺、朝阳寺、嵩山寺),两道桥和一对金鸽笼。故当地有“五里四座庙,三步两道桥,远看一对金鸽笼,细听还有鸽子叫”之说。如今,四座寺庙仅存嵩山寺和朝阳寺,金鸽笼只剩遗址,两道桥不知所踪。
嵩山寺全盛时期,曾多次派人到江南各地开坛讲法。清・顺治年间,先后派出数十僧人到武汉汉阳堂讲学,此间,他们共同参与了武汉“归元寺”的创建工作,故有“嵩山寺乃归元寺之母”一说。
也许是吸纳日月精华之故,抑或是闻经礼佛日久,山上的花草树木仿佛有了灵性,时时呈现着神奇。据说,但凡进寺祈福赐子、求雨去灾、谋功置业、结缘行运者,有求必应,甚为灵验。嵩山寺神奇的背后,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清・道光年间,唐寨山下邓姓官人,洗脸时,盆中总会出现松树图影。显露时清晰可见,仿佛触手可及;定睛处则飘忽不定,不知来路归处。树影时常化作慈眉善目的老者出现在他的睡梦之中。老人现身,霞光同行,所到之处一派祥和,邓公如身坐莲花,灵台清明,万念俱遣,自在逍遥;梦醒则满脸慈悲,如老僧入定,六根清静。
他甚感蹊跷,告知家人并详细描述该树形状。家人上山砍柴,见嵩山寺下古松之上有霞光环绕,邓公同往查看,确认此树就是洗盆中的树影。他有所感悟,知道是神灵感召自己,三思之后辞官回家,倾其所有扩建嵩山寺。请回佛像48尊,修缮偏殿10余所、厢房80余间,使得寺庙香火盛极一时。自己则剃度出家日夜守护,百岁之时圆寂于寺院的蒲团之上。因其修缮护寺有功,当地人将扩建寺庙竣工之时,即农历十月初一,定为该寺的庙会之日,这一习俗延续至今。
此后多年,当地民众数次捐款,对嵩山寺全面修缮。据寺庙现存碑文记载,清・同治年间,就有过一次较大规模的慈善活动。
时至抗战,日军盘踞金顶山上,监视周边乡镇。因朝阳寺、永宁寺、信奉寺离金顶较近,寻常百姓进寺上香,多遭日军盘查阻挠,使得这三座寺庙香火不继。而嵩山寺离金顶较远且相对隐秘,香火从未间断。
内战时期,河南人宋希顺以传佛的身份作掩护,在此从事党的地下组织工作。此间,他再次修缮嵩山寺,重塑佛像40余尊,整修房屋百余间,组织乡绅百姓,在寺庙周围栽种松柏杉林三千余亩,使其更加隐蔽。至此,嵩山寺香火长年不断,香客逐年递增。可惜“文革”期间,寺庙古建筑群和经卷典籍悉数尽毁,遗址仅存三块功德石碑。
20世纪80年代初,嵩山寺在原址上改建,在其周边建造多个大型林场,寺庙香火又日渐兴旺,香客遍及周边十几个乡镇和邻近省市。
1993年,宝鸡市佛协许女士专程到此传功授法四年之久,捐款1.5万元资助佛学文化。余店民众捐款赠物近百万元,在原址上重建大雄宝殿,修建大小客房20余间,请回佛像19尊。
2008年初,当地客商聂明刚、王宏斌共同出资对嵩山寺进行维修和扩建,并成功申报为佛学文化遗产,2019年10月,二人将寺庙捐赠给国家佛教协会。
走近嵩山寺,南门前耸立着一面汉白玉雕花牌楼,“嵩山禅寺”四个大字置身其中。通过牌楼,沿着翠竹掩映的山间小路向北前行,五百余步后左边是一处放生瑶池。池中一泓清水,青碧如玉,微风掠过,波光粼粼,水面上散落着几片莲叶,点点清露在莲叶上随风滚动。水下数尾红鲤戏逐鱼虾,三两前来歇息的白鹭鸶立于怪石之上,池边一只老龟悠闲地漫步。偶有异响,鱼儿沉底,老龟潜水,白鹭无影,给人以“龟行千年,终如飞鹤一闪”的警示。路的尽头是青石铺就的三级台阶,每级九步,寓意功德圆满。听着抑扬顿挫的诵经梵唱和清脆舒缓的钟磬之声,朝拜者每踏进一步,仿佛正从尘俗之路踏入梦境之门,从中体会“云板轻短,众生随缘”的禅意。
拾阶而上,与你迎面的是大雄宝殿。望着檐牙高啄、檩首群翔、斗拱错落的仿古建筑,朝拜者瞬时都肃穆无比,生怕惊扰了神仙,失去了美好,错过了姻缘。大殿依山而建,坐北朝南,香雾缭绕,法相古朴而又庄严,在松柏灌木的掩映下显得雄壮伟岸,气派非凡。东边是置有三千佛像的禅房、客厅和茶室,西边是僧人住所和厨房,向后是一畦菜地。回首四望,山峦起伏,层峦叠嶂,高耸云端的大殿与天地混为一体。迷茫中,混淆了日光佛光和天地的边界。佛说天地无界,佛法无边,万物皆空,梦境是幻。恐怕就是眼前的幻象吧!
大殿的正前方,有建寺之初栽下的两株银杏。左树高大威猛却略显消瘦,伟岸之下似有伏兵;右树稍矮柔顺却体态丰腴,饱满之中尽显柔情。“山围墙、树守门、豺狼虎豹绕道行;清泉溪、桂花芬、杜鹃喜鹊报佳音。”这是当地传唱的一首民谣,也是寺庙地貌的真实写照。四人难以合围、高近百米的银杏古树枝繁叶茂、冠圆盖顶,像是守护寺庙的山神。经鉴定,此树为方圆50里绝无仅有的外来物种,已有1400年之久,这与该寺始建于北魏年间完美吻合。可以想象,在南北朝对峙的动荡时期,各大寺庙均遭受空前的浩劫,中原僧人南下避乱,以求香火得以延续。幸运的是,在迷离不定之时,他们选择在金顶山下创建了嵩山禅寺。当时,或许是一位诵经初始修行的沙弥,或许是一位耄耋之年得道的高僧,种下了两株穿越时空之旅的银杏。千百年来,一直在向游人诉说着这里的历史与变迁,见证着嵩山寺的兴衰演变与传奇。
走出南门牌楼,寺前的开阔地界置有两亩荷塘,酷暑盛夏,清香阵阵,给人们送去缕缕清凉。折西下行三百余米,是相距五米的两目圣泉。远远望去,如睡龙初醒,明亮如珠;走近细观,则见左眼尽开,明朗清澈,一览无余,右眼微闭,幽暗如渊,深不见底。泉水汩汩缓流,叮咚不绝于耳,如大殿钟磬余音,如山涧翠鸟低鸣。此时,朝拜者沐浴着林间清风,品读着溪涧清音,定有“不忆过往苦悲,常思竹林喜乐”之感。一路向西,是蜿蜒曲折的九岭山脉。登高望远,群山逶迤,云山苍茫。嵩山寺如巨龙之头,两目圣泉如龙珠慧眼,那连绵不绝、起伏不定的山岭脊背如盘旋狂舞的飞龙之身,先觉庙库水之中隐约可见的该是飞龙之尾。
庙会将至,香客们早早沐浴更衣,斋戒三天。时逢盛会,家家户户备好供品,提前一天来到寺前的山林之中为其守岁。他们依山搭棚,或靠树筑台,或席地而坐。置长明灯,点粗壮香,摆放各式供品,双手合十,屈膝跪拜,虔诚地祈祷,以期接福纳祥。十几里的山路上,前来朝拜者三五成群,络绎不绝;茫茫旷野里,祈福的灯火如繁星点点,铺天盖地;寺庙之中香雾缭绕,人声沸鼎,川流不息。其盛况达到空前,前后三天,每天接待香客游人达三万之众。
嵩山寺真是一块风水宝地。据说,唐代道教大师李淳风云游天下时也相中这里,死后就葬在嵩山寺下的河边之上。生前他曾修书一封,预言500年后有人帮其迁坟。多年以后,张仪携书童进京赶考,路见李墓水毁、棺椁外现,将其迁至河东安葬。整理遗骸时,张仪发现了23个玉盅和锦盒书信,书中写道:“我乃唐朝李淳风,五百年后被水冲,过路举子名张仪,河西迁墓至河东。二十四盅差一盅,必在家人怀抱中。”张仪大惊,伸手从书童怀里取出了第24个玉盅。
通往嵩山禅寺的路上,十里长廊,九曲十八弯,一步一景,一景一趣。春游踏青,鹅黄弥漫,翠微红添,环绕半山腰的油桐花和遍布山间的无名野花次第绽放,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盛夏探幽,林木葱郁,莺燕歌婉,缓步其间,赏美景,听鸟鸣,食野果,品山泉,踏歌而行,流连忘返。深秋寻胜,修行百年的桂树如期绽放,月圆之夜,十里飘香,那满山遍野的枫红菊黄迎风轻舞,文人墨客驻足凝神,定会萌发“万丈红尘静、一朝随梦去”的诗意。隆冬时节,金顶山默默地护佑着嵩山寺,银装素裹的寺院如盛开的雪莲,庄严而又恬静,萧瑟之中孕育着新生。
嵩山寺该怎样敬拜,我一直找不到答案。寺中住持玄古大师说:“雨入花心,自成甘苦;水归器内,各显方圆。随缘吧!”是的,世上没有心灵栖息的净土,内心安宁才是修行的禅房。不必执着某个禅院,追求事事圆满。夜空底、月亮下、山野中、草地上,哪里不能证道?何处不是修行?如果以云水之心观照世象,以清静之气牧养心灵,以智慧之泉浇灌生命,以良善之行证道因果,道法自然,持之以恒,终见般若花开; 倘若世人懂得取舍,知晓进退,心存敬畏,警醒感恩,明了“平常心是道,自在意是禅”的真谛,止息纷争,日雕月琢,始得慈悲之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