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速度单位换算标准(物理—速度及其测量基础)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07 08:01:25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计算,能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2.能利用公式进行有关速度的计算,能应用公式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3.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能理解并计算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 4. 体会实验;能够测量平均速度。

【要点梳理】
要点一、 速度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要点诠释:
  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运动越快速度越大;物体运动越慢,速度越小。
  2.定义: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
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称为速度。
  3.公式:v=s/t,s表示物体通过的
路程,t表示物体通过相应路程所用的时间,v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
  4.速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国际单位:米/秒。常用单位:千米/小时
    换算:1m/s=3.6km/h故,1m/s要比1km/h要快哦


要点二、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要点诠释:
  1、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①匀速直线运动是运动状态不变的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②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运动快慢都保持不变(速度和方向都不变)
    ③在任意一段相等的时间内和任意一段路程内速度都是相等的。
  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的大小可以由v=s/t来计算,但速度的大小与s、t无关。(速度是由物体本身决定的,s、t只是用来计算速度,不会影响速度)


要点三、变速直线运动及平均速度

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要点诠释:
  1.物体在做变速运动时,可能是物体的运动方向改变,也可能是快慢改变,还可能是方向和快慢同时改变。
  2.对于做变速运动的物体,也可以利用v=s/t来计算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
  3.平均速度能粗略地描绘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一段路程上或一段时间内的运动快慢,不能反映出物体的运动细节。(对于变速运动,平均速度只能整体反应一个大致的运动情况,不能具体到每时每刻)
要点四、平均速度的测量


1、 实验器材:斜面、小车、停表、刻度尺

2、 实验原理:v=s/t

3、 实验过程:

(1) 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便于记录时间)

(2) 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的底端,测量小车要通过的路程S;(注意是车头到车头的距离,或者车尾到车尾的距离,s不要测错了)

(3) 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

(4) 根据公式:v=s/t算出平均速度。

(5) 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点,再次测量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小车从斜面的顶端滑下,撞到金属片的时间t1。然后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时的平均速度


4、 表格,记录数据(单位要记录好):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




实验要点:

1、 要使斜面保持较小的斜度,这样小车加速下滑的速度较慢方便计时

2、 小车从斜面滑下时,一定要做直线运动,否则测量的路程比实际路程要小,影响实验结果。

3、测量发现,全程的平均速度和上半段的平均速度不同(感兴趣可以比较两次平均速度的大小),说明小车在做变速直线运动。(加速直线运动)

4、因为是测量性的实验,实验时应多次(3次及以上)测量取平均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