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介绍 >

历史:孔子的生平简述

86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4-08 18:34:26    

孔子出生于公元前五百五十一年至公元前四百七十九年,因病去世,终年七十三岁。孔子的先祖是商朝的开国君主,商汤三千之乱后,为了安抚商朝的贵族及后裔,周成王封商纣王之兄微子启于商丘,建立宋国。所以孔子的祖籍是宋国的立意,也就是今天河南省夏邑县,可谓身世显赫。然而,历史上真实的孔子却过得并没有那么光彩照人。他出生在鲁国的陬邑,也就是如今的山东省曲阜市。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在六十六岁时才娶了他的母亲颜征。在因为两人年龄相差悬殊,为婚于理不合,所以夫妻二人一直在尼山居住,直至怀有孔子,当时称之为野合。而且并没有名分,甚至连一个妾室都算不上。

孔子

孔子三岁时,父亲就已病逝,他和母亲二人便被父亲的正妻驱逐出家门,来到曲阜阙里,过起了清贫的生活。公元前五百三十七年,十五岁的孔子便明白了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开始学习做人和生活的本领。可两年后,生活再次给予了孔子无情的打击。这一年,他的母亲颜征在去世,孔子就变得更加落魄了。就连王氏济世宴请十一级的贵族都将前往赴宴的孔子拒之门外,被逼走投无路的孔子,为了能够经常回到宋国祭拜祖先,不得已在十九岁的时候便取了一个宋国的妻子,名叫齐观时。

公元前五百三十二年,孔子就做了父亲,此时的孔子已经是一个身材魁梧的男人了。据史记记载,孔子身长九尺六,按照当时的度量衡计算,男子的标准,身高只有一米六,而孔子却足足有一米九,放在现在也是鹤立鸡群的存在。孔子自二十多岁起,就十分希望能够走仕途,复兴家族,所以对天下的大事非常关心,经常对时事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终于心想事成。当了一个管理仓库的小利。一年后,孔子因为会干些粗活,又被改做了成田,负责管理畜牧,但一直不被重用。

郁郁不得志的孔子,便在公元前五百二十五年开办了自己的私人学校。到了三十岁时,孔子就已经有了一些名气,连齐国国君都来和他讨论秦穆公称霸有关世界局势的问题。孔子也因此结识了齐景公。

可此时,春秋的礼乐已经崩坏,迷茫的孔子开始四处求教。公元前五百一十八年,孔子问礼于老子,问乐于长虹。一年后,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

孔子也因此跟随鲁昭公到了齐国,并受到了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

可现实往往都是残酷的。公元前五百一十五年,齐国大夫想要加害于孔子,齐景公无力庇护孔子,只好仓皇逃回了鲁国。十年,孔子三十七岁。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春秋之礼几近瓦解。孔子经过几十年的磨练,才对人生中的各种问题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所以自称四十岁,不疑惑。到了公元前五百零四年,纪氏家臣阳虎擅权日中,孔子不愿意在家臣掌政的国家为官,于是便退隐修筑了诗书礼乐,带着众弟子开始游历各国。

四年后,五十一岁的孔子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报国之愿,被升为了鲁国的大司寇摄相氏七日而诛,少正卯报十三日,鲁国因此得以大治。

公元前四百九十八年,孔子为了削弱鲁桓公三个儿子的后代,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事情的势力,拆毁了三环所建的城堡,史称徽三都。但行动却因种种阻力而半途而废。孔子与三环的矛盾也随之加深。一年后,齐国送给了鲁国八十名美女。

季桓公接受女乐之后,整日迷恋与歌舞,不理朝政,孔子开始与祭祀出现了不合,就连鲁国举行祭祀分的祭肉都没有他的份。五十五岁的孔子不得已再次离开鲁国,开始了自己周游列国的旅程。

公元前四百九十六年。

孔子出游的第一站来到了魏国。

卫灵公一开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给孔子一行人发放了俸禄,但就是没给他什么官职,也没让他参与政事。一年后,因为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讲孔子的坏话,卫灵公便开始对孔子起了疑心,还派人监视他们师徒一行人的行动,孔子只好离开卫国,回到了鲁国。公元前四百九十三年,孔子一行人再次出行,先后游历了卫国、曹国、宋国、郑国直至陈国。

但陈国国君害怕孔子离开后被他人所用,又不想背负杀害圣贤的罪名,于是便派了一些罪犯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前。不靠村后不靠店的荒野之地,绝粮七日,最后还是弟子子贡向楚人求助,孔子师徒一行才免于一死。

孔子

一年后,六十岁的孔子在此途经郑国,前往陈国,但却在郑国都城与弟子失散,独自一人在东门等候弟子前来寻。他因此被人嘲笑,颓丧的样子如同丧家之犬。在接下来的八年里,孔子并没有因为他人的言论而放弃自己的理想,先后到访了蔡国、燕国、魏国直到六十八岁时被其弟子迎回了鲁国,结束了自己十四年的游历生涯。继续从事教育及整理文献的工作。公元前四百八十二年,孔子已经七十岁了,他的老婆、儿子和最心爱的弟子颜回都已先他而死,孔子感到十分悲伤,他称自己这时已经能做到随心行事,还可以不逾越规矩。两年后,孔子的另一个得意门生子路死于魏国内乱,还被剁成了肉酱。经过这一系列的打击之后。

孔子子弟

孔子自知已时日无多,与弟子子贡见了最后一面。公元前四百七十九年四月十一日,孔子患病不愈而卒,终年七十三岁,葬于鲁城北泗水岸边。孔子的一生,可以说充斥着无数的失败和无奈。在十几年周游列国,推广儒学的过程中,他屡屡碰壁,经常黄惶然若丧家之犬。然而,就是在这样艰难的境况下,他依旧秉持着理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育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为中华文明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