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介绍 >

光风霁月——心学人物之程颢生平简介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7-18 15:30:53    


“学贵得之心”。除孔孟之外,阳明对历史上先贤的认同和品评,有自己的独特之见,有时与通行观点差别较大;细细体会当中的思维,也是深入阳明心学的一种路径。

通观阳明全集后,笔者有个观感。在阳明的内心中,与禹、程颐、韩愈等广受赞誉的人物相比,舜、程颢、王通这三位占据了更高地位。今天先和大家聊聊颢哥。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这是贾府中堂挂着的一副对联,出处是程颢的诗《秋日偶成》。《千家诗》中收录了程颢的好几首类似的诗,讲的都是天人合一的情怀。

全诗如下: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程颢(号明道),中国思想上的“北宋五子之一”,洛城伊川人(今河南洛阳)。与程颐(号伊川),合称“二程”。在影响中国八百年的宋明儒学中,二程堪称是宗师级的人物。程颢为兄,年长1岁,只活了54岁;弟弟程颐寿终74岁,二程兄弟门人众多,朱熹是其三传弟子的门人。

虽说颠覆了程朱理学的很多条条框框,从思想渊源来说,阳明心学属于宋明理学的大传统。在二程兄弟中,阳明更为推许程颢的人格,《传习录》中经常引用明道的话。而在和弟子谈起程颐,却时有批评。

中国思想史上开创新儒学的“北宋五子”,彼此关系很密切。在十五、六岁时,二程兄弟受学于理学创始人周敦颐(《爱莲说》的作者);倡导“为天地立心”的张载是二程的表亲,对他们也有较大影响。据朱熹说,“程门专以《西铭》开示学者。”易学大师邵雍与二程兄弟都在洛阳居住,与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司马光等人交好。

二程的同异

因二程长期在洛阳讲学,学说被称为“洛学”,在哲学上发挥孟子至周敦颐的心性命理之学,建立了以“天理”为核心的唯心主义理学体系。程颢首先提出“天者理也”的命题,并把理作为宇宙的本原。

作为新理学的共同奠基者,二程的思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某些方面差别明显。二人学说在传承上,被不同的流派加以发展。一般认为,陆九渊和王阳明,沿着程颢的理路发展出心学;程颐的体系,则被朱熹发扬光大,所谓的“程朱理学”,实际上就是程颐—朱熹一脉的理学。

“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明道撰有《定性书》、《识仁篇》,认为万物本属一体,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发明本心,自觉达到与万物一体,强调内心静养的修养方法,不大注重外部事物。阳明对此高度认同,在《大学问》和“拔本塞源”论等篇章中可以看到。

另一方面,程颐主张探求事物所以然之理,倡导居敬穷理、格物致知,正是阳明试图颠覆掉的朱熹的上游。

在人格气质上,二程兄弟性格反差也很鲜明。与其弟相比,程颢的性情要敦厚、谦和一些。

黄宗羲在《宋元学案》中说:“大程德行宽宏,规模阔广,以光风霁月为怀。小程气质刚方,文理密察,以削壁孤峰为体。其道虽同,而造德各有所殊。”

二程的政治思想深受其父程珦的影响,都反对王安石的新法,但是两者的处理问题的风格迥异。程颐接近于司马光一路,作为反对新法的保守派主将,司马光曾对宋神宗说:“臣之于王安石,犹冰炭之不可共器,若寒暑之不可同时。”

程颢对王安石的态度颇有君子之风,他比王安石小11岁,但王对他很客气。

有一回,程颢受命来到朝堂议事。当时,王安石正对某人大发雷霆。明道劝王安石说:“天下事非一家私议,愿平气以听。”王安石看到是程颢,觉得这话讲得在理,情绪就缓和下来了。史书上描述当时情景,“安石为之愧屈”。

后来,程颢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提到与王安石的政见分歧,恳切地表示,希望朋友向王石转达,“为我尽达诸介甫,不有益于他,必有益于我也。”

这种与人为善的君子气度,阳明极为推崇。在阳明的《龙场教条》中就有“责善”这一条,讲的正是如何劝人改过迁善。

学习是为了变化气质

二程兄弟提出,人同时具有“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前者是天赋,不能改变;后者是后天养成的私欲,通过学习圣人之道可以改变。“学至气质变,方是有功。”学习传统文化,如果对个人性格发生作用,才算是有收获。

《二程语录》记载过一个例子。有学生问,“人语言紧急,莫是气不定否?”程颢答到:“此亦当习,习到自然缓时,便是气质变也。”一个人说话太急,是不是内心急切,缺乏定力。程颢认为,个人应该有意识地矫正,一段时间后如果说话语速变慢了,说明他真的下功夫,有成效了。

古人认为七情之中,怒是最坏的,要作为修身的主要功课之一。

“夫人之情,易发而难制者惟怒为甚。第能于怒时,遽忘其怒而观理之是非,亦可见外诱之不足恶,而于道亦思过半矣。”(《定性书》)明道认为克己制怒的方法是,在怒气刚起来的时候,要观察动怒的原因,根据理之是非来思考应不应当,这样人就能平静下来。明辨是非后,从容易生气,到不易动气,其实就是一个变化气质的过程。

当然,人要变化气质很不容易。程颢认为,这是私心和偏好长期潜伏的缘故。人们以为自己的旧毛病改掉了,遇到合适的时机就会露头;所以要心存敬畏,时时反省。程颢自己有个实例。

“见猎心喜”这个成语,源自三国时曹丕的《典论自序》:“和风扇物,弓燥手柔,草浅兽肥,见猎心喜。”之所以成了一条成语,是因为程颢年轻时的故事。

“吾年十六七岁时,好田猎,既见茂叔,则自谓无此好矣。茂叔曰:‘何言之易也?但此心潜隐未发,一旦萌动,复如初矣。’后十二年,复见猎者,不觉有喜心,乃知果未也。”(田猎就是野外打猎,茂叔是周敦颐的字)

按程颢自己的叙述,他年轻时很喜欢打猎玩乐。自从拜入周敦颐门下,他下决心好好学习,放弃了包括打猎这样的很多嗜好。十多年过去了,他一直没有再去打猎,以为自己已经戒掉了。某一天,他碰巧看到别人打猎的情景,依然感到很喜悦。看来自己内心并没有真的断除这个爱好。虽然放弃了打猎的行为,类似的欲望还是潜藏着。明道对此的反思是,“人心不得有所系”,一旦沉溺于私欲与偏好,“心为物役”,人心被外物牵引和驱使,就不能依天理而行;就会有偏差。

明道所说的“变化气质”,是指人如何去除一种旧习惯或坏毛病。现代心理学认为,人不能彻底根除旧习惯,只能用一种新习惯来取代它。电子烟的风行,有类似的心理学原因。但是,程颢等先贤不仅仅说的是一种行为改变,他们着眼的是思想观念的深层进化,比如认识天道、持续反思等等。

正如钱穆先生所说,“变化气质只是要泯化小我,复归大我。”也就是人欲合于天理,最终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