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介绍 >

中华民国史人物传:巴金生平简介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3 08:16:18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带甘,“巴金”为笔名,“巴”为纪念留学法国期间结识的一位巴姓同学,“金”取自俄国社会活动家无政府主义者克鲁泡特金。曾用笔名还有王文慧、欧阳镜蓉、余一、余三等。

1904年11月25日(清光绪三十年十月十九日)出生于四川成都正通顺街的一个士绅大家庭。其父李道河曾任广元知县,辛亥革命前夕辞官还乡,1914年、1917年,母亲与父亲相继病故。

五四运动爆发,新思潮传人四川,巴金兄弟收集传阅《新青年、《每周评论》《新潮》《星期评论》、《少年中国》、《北京大学学生周刊》等刊物。1920年,祖父亡故,叔父们闹着分家。同年,巴金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他广泛阅读外国文学作品,受李石曾所译克鲁泡特金的告少年及波兰作家廖抗夫的三幕剧夜未央影响,开始接受无政府主义思想。在成都学生刊物《半月》上发表文章,讨论无政府主义和时事,并参与该刊编辑,后又参与成立成都无政府主义青年组织“均社”,自称安那其主义者。1922年与吴先优等办刊物平民之声,并开始在《时事新报》副刊《文学旬刊》发表新诗和散文。

1923年,巴金与三哥李尧林离开四川,赴上海求学,先

入南洋中学,年底转人南京东南大学附属高级中学补习班。1925年中学毕业到北京投考北京大学,旋因病南归上海。在上海期间,巴金积极参与无政府主义学说的讨论与宣传。他与出生于俄国的无政府主义者高德曼建立了通信联络,并视其为“精神上的母亲”。所译介无政府主义学说中,较为重要的是克鲁泡特金的《面包略取》。1926年,巴金等在上海发起创办无政府主义刊物《民众》。

1927年,巴金赴法国求学。留学期间,巴金大量阅读有关法国大革命历史的著作,与各国无政府主义者广泛联系,并参与了营教被美国法院判处死刑的无政府主义者萨柯和凡宰特的活动,并翻译克鲁泡特金的《人生哲学:其起源及其发展(上篇)》。这一时期,巴金的文学创作亦跨出关键性一步。他以军阀统治下青年革命者的苦闷、反抗和牺牲为主题,写作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连载于1929年上海《小说月报》第1至4期,从而在文坛崭露头角。

1928年底,巴金回到上海,参加上海世界语学会,编辑该会机关刊物《绿光》,继续从事无政府主义的探讨与宣传活动。1929年,以马拉为笔名,主编无政府主义者所办自由书店的《自由月刊》,并任该书店编辑,筹划出版《克鲁泡特金全集》等书,并翻译、出版了克鲁泡特金的《人生哲学:其起源及其发展(下编)》。1930年,巴金所著《从资本主义到安那其主义》由自由书店出版,阐述其无政府主义主张,次年被国民政府查禁。

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巴金出席上海著作家抗日会成立大会,写出借童话形式呼吁抵抗侵略的《海底梦》。巴金虽一向置身文坛各派别及阵营之外,独立创作,但在30年代初期,他与一些左翼作家建立了密切的联系。1933 年,巴金结识鲁迅。虽然巴金以无政府主义者著称,但鲁迅认为他是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引以为友。巴金曾与鲁迅、茅盾等人联署《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鲁迅病逝后,巴金为治丧办事处成员之一。

30年代,巴金的文学创作进入高峰期。他勤奋而多产,其以青年的苦闷、压抑与反抗为主题,笔端蕴含情感,故而在青年学生中尤为风靡。1931年4月至1932年5月,巴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激流(即“激流三部曲”之第一部《家)》)在上海(时报)陆续连载,

小说反映了正在崩坏中的传统大家族制对个体的迫害以及青年一代的反抗,虽然作者再三声明《家》并非自传,但其灵感源自其早年的亲身经所反抗。

至抗战爆发前,巴金的主要作品还包括: 1932年至1934年的“情三部曲”雾、雨、电,这是他本人喜欢的作品。1933年连载于东方杂志的中篇小说《新生》,为灭亡的续篇,次年1月,以鼓吹阶级斗争被查禁,他还写了反映矿工生活的《砂丁》(1932年)和神芽(1933年,后更名为《雪)),后来巴金承认,这两部作品的题材远离他所熟悉的生活,因而并不成功。

1933年9月,巴金到北平,不久与郑振铎、章靳以等人筹办《文学季刊》。1934年10月,巴金又与卞之琳等在北平创办《水星》月刊。1934年11月至1935年8月,巴金赴日本游历,在日期间,曾遭便衣搜查和拘留。回国后,参加吴朗西等新创办的文化生活出版社,任总编辑。巴金为该社主持编辑《文学丛刊》、《译文丛书》《文化生活丛刊)等丛书。其中,《文学丛刊》标榜“编选谨严,内容充实,印刷精良,定价低廉”,每集十六册,至1949年前,共出版十集,收人八十六位作家的作品,其中既有已成名的作家,又不乏文坛新人。1936 年6月,巴金与章靳以在上海创办《文季月刊》,12月,被查禁,1937年2月,二人又创外纯创作月刊《文丛》,1939年初停刊。

1937年抗战爆发后,巴金辗转于广州桂林、上海、昆明、重庆、成都、贵阳等地。他继续从事文学出版工作,进行文学创作与翻译,并参与文艺界的抗战救亡活动。

淞沪抗战爆发后,巴金与茅盾冯雪峰等人议定将文学,中流,文从,译文,四刊停刊,以四社同人名义,自筹资金合办一个能适应抗战需要的刊物,初定名呐喊,两期之后,更名《烽火》,编辑人为茅盾,巴金任发行人,中国军队撒出上海后,烽火被迫暂,1938年5月,由巴金在广州复刊,10月,广州陷落之际,已排竣的第二十一期毁于轰炸,停刊。

早在1936年,巴金即开始为新创刊的文季月刊写作《家》的续篇《春》,至1938年完成,1939年至1940年,又作“激流三部曲”的最后一部《秋》。1938年至1943年,以青年学生的抗日救亡活动为主题,创作长篇小说《火》第一至三部,亦称抗战三部曲。抗战后期起,巴金先后创作了中篇小说《憩园》(1944年)、《第四病室》(1945年),长篇小说《寒夜》(1946年—1947年)。《憩园》以成都一个公馆前后两任主人的家庭悲剧为内容,反映了旧传统、旧制度的必然没落。《第四病室》描绘了抗战期间大后方一个三等病室里一群病人的病痛被忽视、挣扎和无助,并以之作为当时整个社会的缩影。《寒夜》写一对曾怀有改造社会理想的大学毕业生夫妇,抗战期间在大后方艰难挣扎,最终家破人亡的悲剧。

这些作品大都反映善良的小人物、普通人的生活,与其早期作品相比,减少了情感的直接宣泄,更注重对现实生活的平实描绘,文学技巧亦更臻成熟。

巴金是中国现代作家中深受西方文学、尤其是法国和俄国文学影响的一位。在创作之余,他亦从事文学翻译工作。1940年代,他翻译的文学作品有屠格涅夫的《父与子》、《处女地》,斯托姆的《迟开的蔷薇)和王尔德的《快乐王子集》等。

1946年5月,巴金举家迁回上海。1949年6月,巴金赴北平出席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当选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9月,再赴北京出席全国文联代表大会机第一届政协会议,10月1日,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1966年前,巴金历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联主席、作协上海分会主席等职。

1949年8月,文化生活出版社改组,巴金不再担任总编辑。12月,平明出版社成立,以翻译外国文学名著、尤其是俄苏文学,巴金任董事长和总编辑。1956年该社并入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3年起,主编《文艺月报》。1957年,文学月刊《收获》创刊,巴金和章靳以任主编。

抗美援朝期间,巴金于1952、1953年两度人朝,著散文、通讯合集。集《生活在英雄们的中间》,通讯合集(英雄的故事》,散文、通讯合集《保卫和平人们》。至“文革”前,他的主要作品还包括:散文集《大欢乐的日子》、小说合集《新声集》,散文集《友谊集》、《赞歌集》等。

文命中,巴金曾被关押。后到奉贤“五七”干校劳动。文革结束后,巴金历任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主席等职。2003 年,由国务院授予“人民作家”荣誉称号,

曾获多种国际荣誉及奖励。

1980年起,巴金倡议建立现代文学资料馆以搜集收藏中国现代文学资料。他捐出自己多年稿费、版税、奖金,以及藏书、书信、手稿等货料。1985年,中国现代文学馆成立,巴金任名誉馆长。

2005年10月17日,巴金病逝于上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