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末代皇帝,妇孺皆知。但要问末代皇妃,未必知道。下面就讲一下末代皇妃——文绣的故事。
简介:文绣(1909一1952年)又叫傅玉芳。1921年,她嫁给宣统帝薄仪,被封为淑妃。1931年,文绣出逃,在开明人士的帮助下,状告薄仪提出离婚,即轰动中外的末代皇妃离婚案,最终获得了自由。
(一)女子上学
文绣出自满族鄂尔德特氏家族,隶属于满洲人旗中的镶黄旗。
到了文绣出生后的年代,鄂尔德特氏家族已经衰败。
文绣出生没几年,父亲端恭就去世了,母亲蒋氏领着三个未成年的孩子艰难度日。
1916年的夏天,文绣虚龄8岁。东胡同街坊邻里的小女孩,有的已经上学,这可把她急坏了。
“我要上学!”文绣与额娘吵个不停。
文绣的叔叔华堪是个守旧派,他对大嫂蒋氏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孩子每天上学,和小子们在一起,成何体统!在家读点儿《女儿经》就行了,何必去上学读书?”
文绣吵着要上学,华堪却坚决反对,可把蒋氏给难坏了。她出身汉族,虽然是保守型的贵族妇女,但比起满族的旗人开化许多。家境败落后,接触的人多了,思想上开窍不少。
她心疼女儿,女儿是个勤快、聪明的孩子。像这样的好孩子,读书可能将来会有出息。她决定让文绣上学。
上学头一天,人们便向她们投来惊异的目光。一个皇族女子,竟然到“洋学堂”里去读书,真是件新鲜事!
文绣聪颖好学,当年开设了国文、算术、自然、图画几门课程,论成绩多半是第一等;个别也有失误,获“乙上”的。在成绩单上,没有出现过丙或者丙以下的评判。文绣学习好,和同学们相处得十分和睦。
晚饭后,文绣和额娘一起挑花活,一直做到小半夜,额娘把灯吹了,她才肯睡觉。
年幼懂事的女儿,正是饱经忧患的蒋氏心灵上的巨大安慰。
转眼,文绣十一二岁了。艰苦复杂的环境使她早熟。她虽然年龄小,但出落得大人一般。她并不是绝代佳人,但也苗条可爱,讨人喜欢。她博闻强记,一个初小学生能默诵很多古文,使老师赞叹不已。
随着年岁渐长,文绣开始打扮自己了。因家境窘迫,文绣不愿打扮得雍容华贵。她更爱朴素淡雅,穿着普通又不显得寒酸,不失大家闺秀的风度。
(二)被迫入宫
1921年春天,清宫的王公大臣们正在为小皇帝忙碌着。16岁的溥仪到了大婚的年龄。
小皇上选妃的消息,在满蒙王公大臣之间传开了。鄂尔德特氏家族尽管已经败落,但仍然符合选妃条件。华堪当然不肯放弃,他想从本家姑娘中找出应选的对象。
他想到了文绣,当蒋氏把华堪的意思告诉文绣时,文绣坚决不同意。一旦选上她,继续念书就不行了。文绣说:“如果您一定逼我,我就去死!”
母亲苦苦相劝:“能参加候选是因为祖上有德,天意谁敢违呀?”
文绣可怜额娘,年复一年,母亲辛辛苦苦把自己养大,不能让她伤心。再说,候选也不一定能中,文绣按要求,照了相。相片由华堪五叔递交内务府。
文绣的照片上有了溥仪画过的铅笔圈,这就等于是把她推向了可怕的深渊。
结果,婉容立为皇后,文绣被封为淑妃。
她们同在一次婚典中嫁给溥仪,婉容接受了隆重而丰厚的纳采大礼,受了“大徽”,但文绣却没有份儿。
深宫冷寂,书籍是淑妃文绣的惟一伴侣,每天读到月残斗斜。她的才华逐渐受到溥仪的赏识,他比淑妃大三岁,也喜欢舞文弄墨,和淑妃有共同语言,经常在一起吟诗,聊天。
一年多后,她竟以文才赢得了小皇上的欢心,他们在月下交流感情,有时在养心殿的廊前阶下谈情说爱。
一次,淑妃被溥仪顶了几句,就和他怄起气来,一连几天不理他。
小皇上是个多情郎,这天坐在养心殿的书案前,郑重其事地写了一封信。写完后打发太监送到长春宫,等淑妃拆开一瞧,信中以淑妃的别号“爱莲”相称:
爱莲吾爱妆次。
敬启者,猥以贱质,幸蒙青眼,五中铭感,何可胜言。一日不见,有如三秋。鹣鹣鹤鹤,我我卿卿,思情密密。月夜花前,携手游伴。柳岸河边,并座谈心。你是一个仙人,我是半个北鸭旦子么?
淑妃忍不住噗哧一声,笑了,对站在一旁等写回信的太监说:“皇上很开心,不用回信了!”
淑妃读过很多书,对政治有独到的见解。她利用方便条件,了解有关珍妃在宫中活动的秘闻。她佩服珍妃的“干政”之举,又为珍妃的不幸悲伤。
那年头,小皇上无事可做。溥仪除了养猫养狗、骑车骑马、打球看戏以外,就是读古文、学英文,或者在紫禁城里摆皇上的空架子,会见和他保持各种联系的政府人士和外交使节。
文绣在对诗书、戏剧、留声机的嗜好中度过生活。有时,皇帝会找借口带她出去散散心。一年多的时间,文绣度过了美好的时光。
她就像花朵一样,香飘宫闱。
(三)争宠失利
大婚典礼那几天,向祖宗行礼都不叫淑妃参加,接受来宾祝贺也不让她参加,好像婚礼与她无关。过生日时,皇后声势浩大地办“千秋”,演戏,颁赏。但淑妃却年年“止贺”,论名声还是皇后大,皇后用“济贫”作手段,让记者赞美她。可是淑妃却没有那个财力。
如果在十几年前,宫闱之中,她们就相安无事了。到了今天,皇后却主张一夫一妻,淑妃当然要争平等的人权了。就这样,她们的明争暗斗就开始了。
婉容对淑妃充满妒意,皇上对淑妃很好,她只能敷衍着。
1924年春天,淑妃看到皇后不仅地位优越,又长得非常漂亮,把小皇上哄得团团转。皇后把皇帝抓在手中,从此,溥仪偏袒皇后,疏远淑妃,连淑妃的门坎都懒得迈进了。
淑妃痛苦难言。皇后却写信挖苦她,把她置于更难堪的地步。下人们也欺侮她。整个宫殿,简直就是坟慕!
1924年10月,冯玉样发动北京政变。淑妃每天看报纸,准备好一把剪刀,等逼宫那天,她就用剪刀自我了结。
11月5日上午,北京警备总司令鹿钟麟,限令皇帝交出玉玺,滚出紫禁城宫廷。
淑妃从袖内亮出剪刀,照准咽喉就挥去,被一名太监救下。
太监宫女们把她搀到养心殿,向皇上禀报,溥仪劝道:“我活着,大清就亡不了!你不要殉情,要保重身体……”
当天下午,溥仪等人搬出紫禁城,住进了醇王府。
溥仪萌发对淑妃的敬重之意,再加上王府范围狭小,溥仪常和皇后、淑妃在一起。
溥仪出宫的第20天头上,张作霖率奉军进京,冯玉祥败走,段祺瑞“临时执政”。
保守派们提出两种方案:一种是利用军阀,“复号还宫”,另一种躲到外国使馆内。
郑孝胥把投靠日本的方案向溥仪灌输,正中溥仪“复辟”帝制的下怀。
文绣看过林琴南的翻译小说,为祖国的贫困而悲伤。屈原的《离骚》和《九歌》,曾是那样地使她感到折服。她把日本侵略中国的史实牢记心里。她把引狼入室的道理陈述了一遍,希望溥仪改变去日本公使馆的念头。
但溥仪最终还是躲到日本公使馆去了。文绣也只好硬着头皮跟着去了。
受到皇家熏陶,文绣原本对皇帝充满了崇拜,对复辟事业充满了希望,但现在幻想破灭了。
1925年1月24日(大年初一),溥仪在日本公使馆内接受王公遗老的叩拜。日本公使携夫人也过来拜年,溥仪让婉容上妆出面。
文绣认为,溥仪的帝号已经废了,为什么把后和妃分得清清楚楚?凡事都和我商量,信稿让我代拟,为什么不让我露面?
文绣拿“出面”这件事责问溥仪。文绣竟敢无视封建礼教,溥仪说:“婉容是皇后,你是妃子,哪有当小的份儿?你能和皇后平起平坐?”
溥仪说话时无比骄横的神态,深深地刺痛了文绣的心。
“帝号已废,还是什么皇上、皇后!”
“你竟乘我之危,我曾经那样宠你!早知你如此不懂礼仪,当初一定把你赶出宫去!”溥仪操起一把鸡毛掸子,照文绣的后背打去。
婉容看着,乐得心花怒放,笑着说:“大年初一的,就惹皇上生气吗?”
如此下来,文绣更没有露面的机会了,而婉容却尽情地打扮,故意在她面前显示地位。
年复一年的冷板凳,谁能受得了?文绣得了失眠症。
文绣的妹妹文珊嫁给了庆亲王的二儿子溥锐,住在天津英租界,经常来看望文绣。
文绣刚过20,论外貌无法和婉容比,论思想,文绣大大超过了婉容。她把自己比喻为“奄奄待毙”的小鹿,被囚禁在御园之中,如“狱内之犯人”。她渴望过普通人的家庭生活。在她自称为“监狱”的九年生活中,受尽了磨难。溥仪对她冷嘲热讽,从精神上折磨她。
1931年人夏后,区区小事也会掀起偌大风波。旧历六月初七,文绣在院子里吐了一口唾沫,婉容正坐在旁边,遂向溥仪告状说文绣骂她,文绣遭到一番责罚。
五天后,文绣又哭又闹,溥仪派人找来文珊,让她劝文绣。
文珊劝了一阵,向溥仪建议,姐姐日夜哭泣,怕留病根,希望允许她陪姐姐出去散心。溥仪竟答应了。
(四)劳燕分飞
文绣在文珊陪伴下,坐汽车来到国民饭店。文珊对太监说:“你回去吧!淑妃不走了!向法庭告皇上!”
太监求淑妃回宫。
文绣从袖中拿出三封信,叫太监带回去。
当下,淑妃从后门溜出国民饭店,逃往秘密住所。
太监据实回报皇上,溥仪看了三封信,一封是张士骏代表文绣写的,一封是张绍曾代表文绣写的,另一封是李洪章代表文珊写的。他们都是文绣请的律师。
溥仪下令搜寻淑妃,却始终没有找到。
晚上,溥仪召集遗老,决定委托律师出面,和文绣的律师对话,争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这条重大社会新闻不胫而走,轰动了平津。支持文绣的人们在发言,保守派们也在讲话。文绣竟敢和皇上作对,真是大逆不道。
在和解谈判期间,文绣、文珊躲在法国律师家里。除了接触三位律师以外,不见任何人。
在双方律师和各派力量的影响下,根据溥仪、文绣和婉容的态度,双方在旧历九月十三日签字和解。
第二天,溥仪下旨:
谕淑妃擅离行园,显违祖制,应撤去原封位号,废为庶人,钦此。宣统二十三年九月十三日
不久,文绣回到京城,闭户静居。后来,文绣做了小学教员,做过挑花工。
1952年9月28日,文绣因心肌梗塞病逝,享年44岁。她的葬礼很普通,和老百姓的葬礼一样平凡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