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攻略 >

巍巍嵩山,东西横卧,雄峙中原

743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4-01 14:53:00    

“在不到20平方千米的范围内,有地壳演化早期阶段的三次全球性构造运动,这三次构造运动是嵩山独一无二的,咱们国家其他地区在小范围内没有,世界上在小范围内也同样没有。”——一位中国地质专家曾这样评价嵩山的地质构造特色。

巍巍嵩山,东西横卧,雄峙中原,峻极于天。嵩山古称“外方”,夏商时称“嵩高”、“崇山”,西周时称“岳山”。公元前770年,平王迁都洛阳后,以“嵩为中央、左岱(泰山)、右华(华山)”,为“天地之中”,称为“中岳嵩山”。提起嵩山,很多人会想到嵩山的少林寺,而对于山却没有太多的印象。相比之下,嵩山没有华山的奇险、没有泰山的威严、没有黄山的秀美,显得过于平淡。但是,就是在这平淡之间,蕴藏着惊人的地质奇观。这里发育着集典型、稀有、系统、完整性于一身且不可再生的珍贵地质遗迹,是研究地壳演化规律、追溯地球演化历史的理想场所。

五世同堂

板块推移,海陆更替,地壳升降,岭壑变换,尽管人类很难察觉地球这种永恒不断的运动,但经过亿万年地质时代的累积,地球表面的变化却是翻天覆地的。而这种演化的历史,正是通过我们能看到的各种岩石、地层以及赋存于它们体内的古生物化石来解读的。这些岩层多在地下深处形成,地壳上升以及风雪流水的侵蚀使它们得以暴露,并形成一个个天然的断面,这就是地质学中常说的剖面。

人们把地球的年代由老至新划分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个大的阶段。人们还发现,尽管地球各处的地理地貌变迁各有不同,但是一些地壳强烈活动和生物演替的地质事件却在全球有很好的一致性,从而使地球历史出现自然的断代特征和阶段性发展的特点,而对全球不同地点剖面的观察与对比,就成为人们认识地球历史的主要手段。嵩山,因其在地质演化记录上的丰富多彩,被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嵩山的地质构造,以其岩龄古老、构造复杂、地壳发育完整、出露良好而闻名。

在嵩山七十二峰里,从最古老的太古代到最近的新生代的岩层都有发现,被称为“五世同堂”,这在国内外都是十分罕见的。华北地区几乎所有的岩石和地层类型都集中于此,时间跨度达到30亿年,其“地质学百科全书”的称誉名副其实。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保存完好、清晰地反映太古代至古生代三次大的地质构造运动的遗迹。

它们分别代表了23亿年前的“嵩阳运动”、18.5亿年前的“中岳运动”、5.7亿年前的“少林运动”。这些“运动”也就是所谓的“造山运动”,是地壳强烈活动时期出现的由海到陆、由陆成山的过程。在嵩山群峰的陡峭崖壁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剖面:上、下两部分的岩石及其构造截然不同,这正是一幕造山运动前后的地质遗迹之间的差异。它们之间的界面又被称为“不整合面”,正是通过对这些典型剖面上的不整合面的研究,才确定了嵩山在远古地质时代中曾经历的多次造山运动,而嵩山也成了记载这些历史的珍贵书卷和许多地质学子与研究者们的皓首穷经之地。

太室山与少室山

嵩山位居五岳之中,西东绵亘75千米,宽约10千米。中心山脉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境内,分两支,东为太室,西为少室。太室山主峰峻极峰海拔1494米,少室山主峰连天峰海拔1512米。“太室如龙眠,少室似凤舞”,形象地道出了两山的雄姿。二山的历史由来已久。太室山下有启母庙,庙前有启母阙,庙后有启母石。

相传大禹受命继父治水,禹因治水心切,凿山不止,连回家吃饭都顾不上。他让妻子涂山氏送饭到工地,相约以击鼓为号,听到鼓声妻子才送饭来。禹在凿山时化作一只大熊,力大无比。一次正干活时不小心一块石头滚下去击响了鼓。涂山氏听到鼓声忙来送饭,一眼看到大熊,吓得扭头就跑。大禹急忙在后面追赶,追到太室南麓时,涂山氏已经化成一块大石头。此时涂山氏已身怀有孕,禹便向巨石大声哭喊:“还我儿来!”只听得山崩地裂一声轰响,巨石开裂,跳出禹的儿子,取名为启,所以这块石头就叫启母石。涂山氏化作石头后,她的妹妹又和大禹结了婚,住在太室山西边的一座山下,抚养夏启王长大成人。古代妻子又称为室,所以禹的第一任妻子住的山就叫太室山,第二任妻子住的山叫少室山。

太室山,东西起伏,鲜有奇峰,好像巨龙横卧,犹如天然屏障,雄浑高大,气势巍峨,故有“华山如立,中岳如卧”之说。太室主峰叫“峻极峰”,海拔1494米。《诗经·大雅篇》称:“嵩高唯岳,峻极于天。”少室山又名“季室山”,主峰海拔1512米。金末宣宗曾屯兵于少室山顶,抵抗元兵,故又称为“御寨山”。少室山山势活泼,群峰千姿百态。有的拔地而起,有的逶迤连绵,有的像猛虎蹲踞,有的似雄狮起舞,有的若巨龙睡眠,有的如乌龟爬行,峰峦参差,峡谷纵横。从山南北望,一组山峰,互相叠压,状如千叶舒莲,所以唐代有“少室若莲”之说,当地人称之为“九顶莲花山”。

少室山顶,宽平如寨,分上下两层,名曰“大寨”、“小寨”。大小寨周围有四天门之险,这里既是古人隐居避世的地方,又是历来屯兵之所。除了金宣宗驻兵峰顶之外,明代末年李际遇农民起义军,也在山上安营扎寨,所以少室山又有“大寨”之称。

禅武圣地

少林寺是中国著名佛寺,是享誉世界的禅宗祖庭和少林武术发源地。它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西北13千米处的嵩山腹地,面对少室山,背依五乳峰,群山环抱,林峦错峙,少溪东流,形胜绝佳。因寺院处于少室山阴,竹木蔽翳,故名少林寺。

禅宗祖庭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来东土传经的印度游方高僧跋陀在嵩山建立少林寺。约30年后,又有一位印度高僧来到嵩山。他是中国禅宗的开创者,少林寺因此被尊为禅宗祖庭。他的名字叫达摩。五乳峰中峰上部南侧有一深7米、径3米余的石洞,名叫达摩洞,内供达摩塑像一尊。相传当年达摩曾在此面壁9年参悟佛法。他的这种修行方法,又被称作“壁观”。南朝梁武帝信佛,曾把达摩接到南京传法。但当时南朝的佛教重视讲义理,与达摩的禅宗重坐禅、提倡“见性成佛,不立文字”的理论不合。于是达摩离开南京北上,在洛阳一带游历,传习禅宗。

传说达摩渡长江时并未乘船,而是在江岸折了一根芦苇,立在苇上过江的。禅宗是佛教在中国传播过程中,逐步产生的中国化了的佛教宗派,是第一次中外文化交流高潮中最重要的精神产物之一,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思想宝库,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武少林

只要说到少林寺,几乎所有人都会首先想到少林武术。少林寺在1500多年的历史中曾多次遭天灾、人祸的废毁,但少林僧人以其固有的方式传承、发扬着他们独特的文化,形成了丰富的少林功夫体系。少林寺僧人的代代相传使少林功夫流传至今,闻名天下

少林功夫是一个庞大的技术体系,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门派”或“拳种”。中国武术结构复杂,门派众多,少林功夫以其悠久的历史、完备的体系和高超的技术境界独步天下。

据少林寺内流传下来的拳谱记载,少林功夫套路共有708套,其中拳术和器械552套,另外还有七十二绝技、擒拿、格斗、卸骨、点穴、气功等各类功法156套。这些内容,按不同的类别和难易程度,有机地组合成一个庞大有序的技术体系。少林功夫具体表现为以攻防格斗的人体动作为核心、以套路为基本单位的表现形成。套路是由一组动作组合起来的。动作的设计和组合套路,都是建立在中国古代的人体医学知识之上,合乎人体的运动规律。动作和套路讲究动静结合、阴阳平衡、刚柔相济、神形兼备,其中最著名的是“六合”原则: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认为,最合乎人体自然结构的动作才是最合理的。

少林功夫充分融入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阴阳平衡、刚柔相济、天人合一等)。套路与套路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之间有所照应。表面上看,是按照难易次第排列,是学习的阶梯或模式,深入地看,实为中国古代思维方式之表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模式。所以,少林功夫不仅是一个庞大的技术体系,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宝库。少林功夫经过漫长历史的检验,不断地去芜存精,创新发展,形成了使人体潜能高度发挥的功夫体系,成为最优化的人体运动形式。

文少林

许多景仰少林功夫的人往往忽视了一个历史事实,少林寺从其本质意义上来说是一座禅寺,是中国禅宗的发祥地—史学界公认的禅宗的开创者达摩在少林寺面壁9年并不是像武侠小说里描写的那样在参悟什么武学真谛。《易筋经》也好,《达摩十八手》也罢,对于当初的达摩和少林寺僧来说不过是健身和自卫的手段而已。“在西天二十八祖,过东土初开少林”,这是少林寺初祖庵大殿殿门的砖雕对联。“开少林”所指的是禅宗意义上的少林而非武术意义上的少林。少林寺初祖庵是为了纪念达摩而建的。少林将达摩奉为初祖,并不是因为他是少林寺的创始人,寺是跋陀建的;也不是因为他是少林武术的开创者,在他之前跋陀的弟子就已身怀绝技;而是因为达摩是禅宗的开山鼻祖。

中国文化原本是讲究文武并重的,孔子所授的礼、乐、射、御、书、数六门功课,除书、数两门外,其他都与军事技能的训练有关。宋代以后理学主静,讲究“一动不如一静”,于是中国文化出现了重文轻武的倾向。在整个中国文化系统中,“文”占了绝对优势,“武”降格成为一般技能,甚至是一种末技。文人不武,武人不文是极普遍的现象,到封建社会晚期,文武兼长的人才如凤毛麟角。佛教戒杀,本不应当提倡习武。正是在世俗社会严重出现重文轻武的文化悖谬现象时,作为佛教宝刹的少林寺却坚持传习武艺的传统,走上了一条文武并重的道路,出现了不少史有明载的武僧。这在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

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秀而川辉。嵩山古老神奇,世称“嵩山天下奥”,奥就奥在它荟五岳之精华,纳三山之灵气,博大精深,奥妙无穷。正如清乾隆游嵩山《会善寺》诗云:“自古山川秀,太少无穷奥”。嵩山以它诱人的山川风貌,灿烂的古老文化,独特的演变历史,丰富的地下宝藏,天然的地质博物,精湛的少林功夫,罕见的古树名木,在中国的名山中独树一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