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悠久,上下五千年,国人也以此为傲。
可,你知道吗?在四五千年前的江南、塞北和中原,曾经相继出现过诸多富有特色的文化,如“满天星斗”。
在距今4000多年前那段日子,大家似乎过得都还不错。
比如,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
良渚玉琮(cóng)|
浙江余杭发现良渚遗址,美轮美奂的玉器,巨大的城址,宫殿区、内城、外郭城三重结构,显然已经达到很高的文明水准。
长江中游的石家河文化:
石家河的古城遗址
湖北省天门市石家河发现巨大的古城遗址,其发展水平应该不低于良渚文化。
然而,最终强大的良渚、陶寺、红山、石峁和石家河,都在时间河流中消逝。
而以河南偃师二里头为核心的中原文化吸纳、整合良渚、山东龙山等先进文化因素,生机勃勃,逆势崛起。
最终独占鳌头,从此,绵延不绝。
中原文化为何这么“牛”?
从地理条件上看:中原自古就是人类生存、繁衍的一个地方。
旧石器时代,河南这片土地上就已经生活着人类。
考古也进一步证实了这点。
比如,目前河南发现最早的人类遗址应该是距今 60万年左右,在洛阳栾川孙家洞原始人类化石。
洛阳栾川孙家洞古人类化石
南阳的南召猿人:
还有,许昌灵井人。(距今8万—10万年,填补了东亚人种形成过程当中的一个空白。)
不止这些,光河南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就有500多处。
这么多遗址证明什么?中原很适宜人类生存。
再回到开头提到的,“满天星斗”的文化为何中原最后形成了文明?根源在哪?
著名考古学家李伯谦教授曾说过一个观点。
他说:中原文化是一个比较质朴的文化,以人为本,它没有把大量的劳动力、生产资料用在祭祀上。再加上,中原相对自然灾害少,最后才形成了礼教的系统。
对比看一下红山和良渚文化。
红山文化靠北,气候上比较冷;南方良渚文化水多,自然灾害相对多一些。
这两处都曾把大量劳动力投入到大型的祭祀上,跟埃及文明有一点像。
埃及文明也是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祭祀方面。
而掌握祭祀的人,往往是很少一个小的族群,一旦祭祀被其他文化冲击,这种以玉器祭祀为代表的文明就消失了。
中原则没有这种情况。正因为此,中原文化走下来了。
不过,那个时期,族群又分很多支。有半坡类,以鱼图腾为代表——
有庙底沟类型,以花图腾为代表——
除此,还有不同的区域也不一样,氏族,也是分块、分区。
在这一大型文化区内,最终庙底沟文化,以花图腾为代表这一文化则走到了最后。它的核心区域就在三门峡灵宝这一带,西边到陕西西部华山一带,东边到洛阳一带。
这一核心区,就是后来我们所说的中国。
为什么这个区域的人能走到最后?
除了中原文化带有民本性质外,还有就是思维模式也在不断创新。
仔细看他们所绘的图案上能够观察出来:
最开始的花非常简单的二瓣连续,后来是四瓣的图案,再发展由花瓣纹形成非常洒脱的一些图案。
这种画法证明了族群的人思维不是僵化,而是富有想象力和创新力。
对比一下,马家窑文化的彩陶。
画的非常好,图案非常复杂:
国家博物馆藏
但大家再仔细看,马家窑图案都是有规制的,按照一定的模式下来。
所以,花图腾这一支慢慢发展形成华夏民族这样一个主干——华夏。(华夏,“华”和“花”有关,即后来的“花”字。)
这一支就这样走过来了。
随着社会发展,慢慢的就出现了氏族首领,就有了我们现在文字记载的“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时期,五帝到底是不是真实的?五帝到底是什么情况?司马迁《史记》中的记载有几分真实?
随着考古资料不断丰富,越来越多的证据出现。
在没有文字的时期,氏族们凭着记忆和传说,形成了三皇五帝的事迹。
当然,要追踪自己的祖先,总要有一个标杆式的人物,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是伏羲,一个是黄帝。
而到了出现“国家”以后,早期的氏族部落关系慢慢形成了带有血缘性质的宗亲关系。
这种宗亲关系后来和国家联在一起。
西周时期,开始实行宗法制。
宗法制,即大宗、小宗,周天子长子可以继承,其他的同辈向下分封诸侯。
诸侯也由长子继承,其他的再向下分卿、大夫、士等等。
这样就形成以血亲、血缘关系为核心的治理国家一个梯次结构,并且逐步的完善。
春秋战国时期,这种宗法关系慢慢被打破。
但这种渗透到血脉里的宗亲关系一直影响了我们中华民族最基本的社会结构、意识形态。
甚至一直影响到今天。
今天,很多村子都有族长。而许多事情村长说了不算,族长说了算。
这种现象,在中国封建社会一直都是这样。
再比如,两个人一见面,都是姓张,则称本家,他们从内心有一个宗亲的归属感。
这些一直影响到我们现在的思维模式。
而这些关系,这些现象的核心在哪儿?中原。
这个地区的人口最多,它同时也是姓氏集中出现的一个区域。
据统计,中国现在前100位的姓氏,有78个源自河南。姓氏中,源自河南的姓氏占中国姓氏的80 %以上。
为何如此多?
其实,在西周以后的分封制里,许多诸侯国都在中原这个区域。主要有新郑郑国的郑姓,潢川黄国的黄姓,三门峡虢国的郭姓,淮阳的陈姓等……
这样一种血脉、血缘关系形成的社会结构,在中国人心中有了一个"祖"的概念。
“认祖归宗”,每家每户要祭祖,而国家也要祭祖。
在古代,历朝历代建王宫的时候,左侧是祖庙,主要是祭祀祖先;右侧是社稷,祈求丰收、国家安定、保佑国家平安。
紫禁城也一样,北京故宫东侧,现在的劳动人民文化宫就是他们的祖庙,西侧中山公园就是社稷坛。
一直到今天,我们都有这样一个人祖的概念。
从大的方面,河南、陕西都要祭拜黄帝。这是对祖先的一种崇敬、崇拜,也是我们华夏民族几千年能够凝聚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从小的方面,家里有牌位,村子里面有祠堂。每年到春节、清明,每家每户都有祭祖、扫墓。
这样看来,中原从原始社会到两周时期,慢慢就形成了以血脉为主干的梯次结构,这影响了我们文化的方方面面。
姓氏形成以后,几千年的时间,中原向外迁徙扩散,比较大的扩散,一次是西晋末年,中原的八姓入闽。
永嘉年间,匈奴贵族刘渊起兵反晋,攻陷洛阳,俘虏晋怀帝,史称“永嘉之乱”。
中原大族呆不下去了,就举族南迁。
所以,洛阳有一个洛阳桥,福建泉州也有一个洛阳桥,就是为了纪念他们始迁的地方。
福建客家人被认为是历史上迁徙的中原人。
其实,南北朝时,每一次大的动乱,南迁很多。
另外一次就是唐初的两陈入闽。
为了镇压南方的叛乱,唐朝派陈政率兵镇压,陈政去世了以后,陈元光继承,所以,陈元光称为“开漳圣王”,他们都是河南光州的固始人。
还有黄巢起义的时,唐末的王潮随王绪在河南固始也聚众起来造反,因为王绪摇摆不定,王潮把他给杀了,后来迁到福建落脚。
唐亡了以后,王潮的弟弟王审知被后梁封为闽王。
另外,安史之乱也有大量的中原人南迁。
宋代最大的一次人口迁移是靖康之变时,当时中原的百姓纷纷南迁,也有一部分是北迁,即宋人被虏到北方去的,一种说法是3千多人,还有一种说法是1.1万多人。
他们到北京时,大概剩下的不到一半人,后来就到了五国城,这些人实际上后来就留在了北方,也都改姓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赵氏宗亲是后来满人最大的一支,不是少数民族,而是中原人。
在历史上每一次动乱,除了南迁,北上,其实,当时还有西迁的。北宋时期,金人把宋打下以后,曾一度将宋人当奴隶和物品交换马匹。
中原就这样,在形成一个主体以后,开始四处扩散。
所以,沿着这个线索,可以看到中原文化是按照家庭、家族、民族、国家这样一个结构形成的。
家庭是最基本的单元,有家庭形成了基本的家族,形成了民族,由民族构成了我们的国家。
那,在这个体系里面什么叫国?什么叫家?
最早的“国”字,是一个古代的兵器戈守卫你的民众。
不让民众受到外来的侵略,让民众在护佑之下能够得到安息、自由的发展,大家承认这样的国。
商代,还没有这样一个边界的概念,后来在金文“国”加一个框,有了边界。
家是什么呢?
一个屋檐下,养了一头猪。
也有人说是悬挂一头猪,不管怎样,有房子,有自己的财产,这才是家。
这是我们对国与家最基本的认识。
汉代陶猪圈
汉代的猪圈,猪圈上有一个厕所,厕所带房子,带屋顶,母猪养了许多小猪崽,猪的谐音是五铢钱,代表的是财富。
中原文化。
从最早的原始先人在这生息繁衍,到后来形成了个体家庭,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氏族部落,最后形成了国家。
形成了一种家庭宗族为体系的国家。
而我们的民族,汉族。
在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一步一步的迁入中原,而中原人一次次南迁,各个民族逐渐融合形成汉族。
这是我们的血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