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贞观之治简介(三分钟了解贞观之治)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09 10:01:11    

太宗文武之才,真出千古。盖三代以来,中国之盛未之有也,”一司马光

公元27年至649年,唐太宗在位期间,唐朝出现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史称“贞观之治”。贞观之治之下,中国出现中兴局面,奠定了唐代两百年基业,也使唐朝为中国古代发展的高峰,

唐太宗延续了所代表的多种改制,如三省六部制,府兵制,购田制,科举制等, 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唐太宗任贤任能,克己纳谏,营达了良好的政治风气。历代有为的治国者,皆追慕“贞观政风“力图效仿,此外,贞观年间, 唐太宗奖励学术,大兴国学,下品修述经正义及史籍, 外国如高丽,日本,高昌, 吐蕃等来留学,使唐代学术文化沸腾四方,东至日本,高丽甚深受历文化影响,

在军事力面,唐太宗功绩彪悍,达到了中国间有史以来的最大面积,唐太宗本人更是被奉‘天可汉”,一改隋末国家动荡,群雄并起的乱象,


唐初,由于隋场帝造成的大乱,隋朝留下了破坏严重、民生凋零的局面(人口缩减,从690万户直降到200余万户),以及内外众多强敌、政局破坏空前严重的烂地子。李渊和李世民统一中原与南方,为贞观之治创造了条件。

唐太宗即位后,因亲眼目睹大隋的兴亡,所以常用隋炀帝作为反面教材来警告自己及下属。吸取隋亡教训,纠正前朝之弊端,调整统治政策,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 以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恢复经济。

他把人民和君主的关系比作水与舟,认识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此留心更治,选贤任能,从谏如流。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之下,贞观年间出现了-个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武功兴盛的治世。

那么,唐太宗在贞观之治时期推行了哪些政策呢?

首先,唐太宗选贤任能,用人唯贤,不问出身。

初期明用房玄龄、杜如晦, 后期任用长孙无忌、杨师道、褚遂良等人,皆为忠直廉洁之士;其他如李劲、李靖等,亦为代表名将。 此外,太宗亦不计前嫌,重用建成太子旧部魏征、王理, 降将尉迟恭、秦琼等人,人才济济。


贞观时期,太宗还大力施行科举制度,吸纳有才干的庶族土人,用科举代替门第,从而,寒门子弟入仕机会大增,为政坛带来新气象。此外,更接纳封德龚之议,命宗室出任官更,以革除其坐享畜贵的恶习。

在吏治方面也是欣欣向荣。 太宗十分重视官吏的清廉,曾派李靖等13名黜陟大使巡察全国,考察吏治:又亲自选派都督、刺史等地方官,并将其功过写在宫内屏风上,作为升降奖惩的依据。另又规定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值宿中书省,以便随时参见,垂询民间疾苦和施政得失,-时政治清明。

唐太宗本人也身体力行,积极纳谏,有错必改。

唐太宗在位23年,身边进谏的官员不下35人,王佳、马周、孙伏伽、褚遂良皆以极谏知名。尤其是魏征,前后速事就200多件。 魏征死后,太宗伤心地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魏征逝,朕亡-镜矣。’’


唐代的中央朝廷延续隋朝的三省六部制

不过待设改事堂,以利合议问政,三省互相牵制。中书省发布命令,门下省审查命令,尚书省执行命令。-个政令的形成,先由诸宰相在书省的政事堂举行会议,形成决议后报皇帝批准,再由中书省以皇帝名义发布诏书,

诏书发布之前,必须送门下省审查,门下省(魏征供职处)认为不合适的,可以拒绝”副署”。诏书缺少副罢,依法即不能颁布。只有门下省副署"后的诏书才成为国家正式法令,交省执行。地方上也沿袭了隋代的那县两级制,分全国为十个监区(道) .此外,行府兵制,本兵于农。

唐太宗关注农业生产,实行均田制与租庸调制。

为改隋末唐初天下大乱,田园荒芜,百姓流离的情况,唐太宗招抚流亡回乡,授田给子讲座,以安定民生。唐初关中连年灾荒,太宗即开仓赈济灾民,又准百姓就食他州:目拿出帛,为灾民赎回卖出子女,使灾民得以度过荒年。

太宗还特别关注农业生产,实行均田制与相庸调制,去奢省费, 轻福薄赋”,福役的征发不夺农时,使人民衣食有余, 安居乐业。同时太宗崇尚节俭,曾遣散宫女三千多人,并下令免方珍贡,从而农业及民生得以不断发展。

第三,唐太宗兴办文学馆,修订史书。


唐太宗即位前已置文学馆,有十八学士,即位后更在京城设立弘文馆,征集图书二万余卷;同时命孔颖达等人修订《五经正义》 ,统一南北经学。 唐太宗也非常 重视史书的编撰。贞观十,命魏征牵头编写记载隋朝历史的《隋书》,开官修历史的风气。唐太宗还重建地方州县学校,扩充京师国子监,延聘名儒出任学官,生员多至万人,并接受新罗、吐蕃、日本等国派子弟来唐求学,由是时文教生员背景多元,复兴卓然有成。

第四,唐太宗护展版图,接受四方臣服,被宗为“天可汗"。

唐太宗手将唐帝国发展为当时东亚地区 最强、文化最盛的国家,四方臣服,西北外夷共尊太宗为“天可汗", 并筑参‘‘天可汗道",以便向唐室进贡。

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年)平定东突厥:贞观九年(635年)平定吐谷浑:贞观十四年(640年)平定高昌;贞观十八年(644年) 平定焉耆;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平定薛延陀;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平定龟兹;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大破高...大漠南北和天山南北两路得以通行无阻,对外交通及贸易遂得以加强,并于西域置安西都护府。

唐太宗在位时版图辽阔,超过汉宣帝在位时期,至唐高宗龙朔元年达到鼎盛,是时领土东临於海,西逾葱岭,北逾漠北,南至南海。


那么。“贞观之治“的本质是什么呢?首先,唐代承袭的是隋朝

建立唐王朝的于温爱早打出的大政方针是回归“开皇旧制",也就是说, 目归到之前的隋文帝时代前半期的体制中去,其实这点也是隋末所有起义集团的共同特点。

所谓的“开皇旧制",就是基于隋文帝律令为基础的政治体制,其政治军事的主转在长安,以关中本位政策为支柱。控制了长安的李氏集团,仅凭这点就占据了号今天下最有利地位。而李王国作为个新王朝,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制体系之时,高祖李渊首先发布了以"开皇律令“为范本的“武德律令”。后来经过屡次修订,成为唐代的第一号律令. 后来太宗金房玄装等人案要新的写律令格式。并在贞观十一年正月正式完成。

可是在李唐精心制定的律令中,却有着军路代明显相同的条例。不得不说,隋朝的阴影始终在初唐的上空律包。律令中与随场帝的最大不同之处正在于,对持关中本位的态度上

这就说到第二点,太宗的贞观之治,说到的是在关中集团和山东集团之间利益权衡的结果。

太宗在征战过程中,与山东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所以他也应考虑以洛阳为根据地而君临天下。可是在玄武门之交后,唐太宗则又开始重用起关或集团的人才。疏远山东系贵族,同时主要军事力量也集中于关中地区,转而开始实行并坚持关中本位政策。太宗这样做,很可能是参考隋炀帝失败的经验,决定不再因脱离关中而陷入困境。

最后,贞观之治无论再怎么开明,也难改人治的封建王朝本质。


唐太宗统治共23年,其中,前十年间虚心纳谏,政治上充满了开明的风气,其实是从玄武门事变后开始的。事变后的太宗急于获得社会舆论的认可,一方面通过修史将隋炀帝钉成反面典型:另方面,隋炀帝不听劝谏而亡国,唐太宗就虚心纳谏,以此展示与隋炀帝的不同。这自然就和怀有儒家理想的知识分子们一拍即合。 这使得“贞观之治”一开始就有着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特征。

在人生进入了后半段后,唐太宗本人的施政就逐渐出现了问题。虽然依旧逢谏必纳,对进谏者无不大加赏赐,但在行动上却不遵从谏言而行。改造唐太宗的活动,最终演变成了单纯的进谏和纳谏活动,而且流于形式主义。

魏征察觉到了这些迹象,曾向太宗提出了十条谏言,后世称为《十渐不克终疏》企图遏制情况进一步发展。 然而贞观十七年,魏征死后,再也没人能够阻止太宗的行动了。其结果就是在出征高句丽以及甄选继承人的问题上,唐太宗没有做出冷静的判断。这成为了他晚年的一个污点,也导致了贞观之治的消失。

贞观十七年四月,唐太宗李世民下诏立李治为皇太子。太宗死后,” 贞观之治”也于贞观二十三年宣告终结。而这时的唐朝,在经济力量还很弱,与隋代的最盛时期还有很大的差距。此外,经济领域内也存在着很多悬而未决的课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