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介绍 >

吴冠中的生平的艺术人生

163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1-27 14:38:32    

1919年8月29日,吳冠中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闸口乡的一个农民家庭。在漫长的童年至青少年时期,他几乎对所谓艺术并没有什么认识或喜好。他的生活中没有艺术,他也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与艺术有关联。

人生的转变发生在1935年。那一年,吴冠中16岁。此前一年,他怀着工业报国之心考取了浙江大学代办的省立高级工业学校电机科。第二年,在参加全省大中学生暑假军训时,吴冠中结识了一位改变他一生的朋友——朱德群。当时,朱德群正就读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一个工科生,一个艺术生,从此结下了一生的友谊。

在朱德群的带领下,吴冠中去参观了杭州艺专。踏入自己几乎从未涉猎过的艺术领域,吴冠中犹如走进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个世界是那么绚丽、迷人。受到强烈冲击和感染的吴冠中,自此决心投身艺术。1936年吴冠中考入杭州艺专。

在杭州艺专读书的几年,正值战乱。吴冠中随学校一路向西南迁徙。漫天烽火中,吴冠中从一个完全不知艺术为何物的懵懂少年,成长为油画、国画兼善,具备较高艺术修养的准艺术家。在校期间,他在西画系与中画系之间来回跳转,既对西方现代艺术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也对中国传统绘画浸染颇深。这样的经历在他一生的艺术实践与理论建设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从杭州艺专毕业之后,吴冠中就在酝酿赴法留学的事。在那个时代,法国是全球艺术的中心,也是世界上每一位追求艺术理想的人士最向往的地方。吴冠中当然也不例外。在他之前,已经有很多学长踏上了这条道路。吴冠中希望自己能够有幸置身艺术的最高殿堂。

1943年,吴冠中在重庆沙坪坝青年宫举办了第一次个人画展。展览备受好评,作品销售一空。学界和市场的双重肯定让吴冠中信心倍增,也更加坚定了留法的决心。

1946年,吴冠中等到了机会。在教育部举办的全国留学生考试中,吴冠中以美术类各科总分第一的成绩,赢得了“中法交换留学”公费生的名额。第二年7月,他从上海搭乘“海眼”号美国邮轮远赴欧洲,深入到西方艺术的中心,去领略那动人心魄的魅力。

学有所成的吴冠中,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选择回到祖国,与他留在海外的同学和朋友们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在此后一系列政治运动中,倾慕西方现代艺术的吴冠中受到波及。当赵无极、朱德群在海外的艺术世界里恣意徜徉时,吴冠中甚至被剥夺了艺术创作的权利。

“文革”结束后,吴冠中终于重回艺术的怀抱。1978年,59岁的吴冠中举办了回国后的首次个人作品展览。他重新站到了前台,成为一个更加夺目的人。

1991年,法国文化部授予吴冠中“法国文化艺术最高勋位”。这个让他获取了最多艺术给养的国家,以此至高荣誉肯定了他在艺术上的成就。

1992年,“吴冠中——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家”展览在大英博物馆开展。这是这家享誉全球的博物馆首次打破只展出古代文物的惯例,为在世画家举办展览。

2002年,吴冠中入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通讯院士,成为全球获此荣誉的首位中国籍艺术家,这也是法兰西学院成立近200年来获得这一职位的第一位亚洲人。

所幸,吴冠中虽历经磨难,却心身康健。他可以在有生之年看到自己实现了作为一个艺术家的价值。

2010年,吴冠中在北京病逝,享年91岁。

高放风筝勿断线

人們常说,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虽然屡经战乱,但文化上一点也没落后,相反,还出现了许多大师级的人物,即便放在漫长的中国乃至世界文明史上也毫不逊色。之所以如此,概因彼时频繁的文化碰撞与交融,大大超过了和平时期。那个年代的人,在读四书五经的同时学习英文、数学,在接受传统中式教育之外有了更多睁眼看世界的机会。在艺术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变得更为明显。从传统的中国水墨到西方的布面油彩,从平面临摹到立体写生,从中式的内敛唯美到西方现代派的个性狂野……艺术学子们不仅没有在这纷繁的色彩中迷失,反而更容易找寻到内心的方向。有人坚定地成为传统的守望者,有人则一心倾慕西方的现代风尚,也有人从东西方的艺术积淀中有选择地汲取养料,形成自己融汇中西的艺术风格。

人们很难定义吴冠中是油画家还是国画家,但毋庸置疑的是,他是一位现代派的艺术大师。他留下了大量的油画和国画作品。如果从中挑选一件做成衍生品,你甚至很难辨别原始的作品到底来源于油彩还是水墨。这便是吴冠中的高深之处。他的艺术理想和艺术实践从不囿于材料与历史,他只遵从于自己的艺术思想。

那些抽象的点、线、面,将形式美发挥到极致。他的风格看似是西方的,而他的情绪又无疑是中国的。他的画中既有西方现代主义的自由、狂野,又充满了传统中国的温和、含蓄。正如本文开头所说,20世纪的中国大师——无论哪个领域——最基本的特质便是融会中西之所长。吴冠中正是一位将东西方艺术的交融运用到炉火纯青的艺术大师。

今天,我们用“风筝不断线”来定义吴冠中、定义他的艺术。而这五个字其实是他对于自己的艺术的最佳诠释:“风筝,指作品,作品无灵气,像扎了只放不上天空的废物。风筝放得愈高愈有意思,但不能断线,这线,指千里姻缘一线牵之线,线的另一端联系的是启发作品灵感的母体,即人民大众之情意。”

即便是其最抽象的作品,也是来源于现实、对现实的升华。他将这种升华了现实的作品比作风筝。风筝可以飞得很高,但线永远不能断。也就是说,作品可以在形式等方面无尽探索,但其与现实母体之间的联系永远不能割裂。

归根结底,吴冠中仍是一个完完全全的中国艺术家,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家的理想从未被他摒弃。他的作品内核似乎仍是现实主义的,充满了对社会和世界的认识和情感。

永别,赤子之心

有人说,吴冠中是中国的梵高;如果要吴冠中自己说,他或许更愿意做艺术界的鲁迅。

吴冠中在中国艺术界“封神”,不仅因为他的作品确实具备了成为大师的水准,还因为他敢言,令人看到一位真正大师级的风骨。

吴冠中从来都不只是一位艺术家,他更是一位艺术理论家。他的话不仅是讲给艺术界听的,也是讲给整个社会听的。如果硬要将其归类,或许“文人”“知识分子”这样的词汇更适合他。

即便對吴冠中知之甚少的人,只要对艺术稍有兴趣,大概都听到过一些他的名言,如:“徐悲鸿可以称为画匠、画师、画圣,但他是‘美盲’,因为从他的作品上看,他对美完全不理解。”“美术界大部分画家的文化水平都不高,他们的作品情怀和境界上不来。”“美协是个衙门,文联也是这样。谁都来管文艺,结果文艺上不去。”……当然还有那些更加铿锵有力、惊世骇俗的“一百个齐白石比不上一个鲁迅”“中国画院养了一大群不下蛋的鸡”“中国当代美术水准落后于非洲”等等。

有关吴冠中的争议从来都不少,以至于大家每每提到他,首先想到的都是他耿介的言论,而其艺术作品本身倒好似没有太多可研究的。

吴冠中的敢言是骨子里的,就像他最崇拜的鲁迅。面对社会的痼疾,他们都是不吐不快的人。早在1980年,吴冠中就以一篇《关于抽象美》引起了美术界一场大辩论。1981年,他的《内容决定形式?》进一步“激化”矛盾,让关于艺术形式的讨论更加热烈、深入。在此前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艺术创作只忠于内容,且只能是革命的、写实的,形式化被视作几乎等同于资本主义艺术道路。吴冠中这两篇文章如同两颗重磅炸弹,在固化的艺术界炸出层层波澜。

当形式美不再是问题,体制与社会问题却日益凸显,于是吴冠中再次伸出矛头对准那些不合理的、有碍艺术发展的现象,戳一戳他们的痛处,尽管实际的作用往往微乎其微,但至少在很多人心中敲动了小小的警钟——他告诉大家,艺术的形式很重要,但艺术的本质更重要,而这一本质却不仅在于艺术作品本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