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介绍 >

贝多芬的个人介绍 失聪&一生未婚,带你了解一个有血有肉的贝多芬

563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3-11 07:15:19    

一、贝多芬的一生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年),生于德国莱茵河畔的波恩,是德国著名作曲家、钢琴演奏家。在西方音乐史上,贝多芬是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的一代宗师,被后人称为“乐圣”;而在钢琴艺术史上,贝多芬凭借其32首钢琴奏鸣曲成为继巴赫之后的又一位巨人。


贝多芬的祖父和父亲皆为宫廷乐团长和男高音歌手,贝多芬在四岁起跟随父亲学习钢琴和小提琴。贝多芬小时候先是跟随宫廷管风琴家范·登·艾登和男高音歌唱家菲普弗学习音乐,九岁时跟随德国指挥家、作曲家奈弗学习德国传统音乐和巴赫的平均律和作曲法。受奈弗的影响,贝多芬接受了启蒙运动思想,初步认识到了学习德国民族音乐传统的重要性,并对德国当时的进步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792 年贝多芬定居维也纳,受教于海顿,期间也暗中向作曲家约翰·申克和安乐尼奥·萨列里那学习乐理和作曲,随后又拜师约翰·阿尔布雷西茨贝格学习对位法。

由于贝多芬的母亲在其17岁时去世,而他父亲经常酗酒脾气暴躁,加上两个弟弟的生活,家庭经济负担沉重,使得贝多芬不得不承担起家庭的重任。贫穷的生活让贝多芬在维也纳的35年里迁居30次。1796年开始他的听力开始下降,到1800年就已经变得非常严重,使得他必须坐到前排才能听得到台上的音乐。

而且不幸的是,一生都被痛苦和疾病折磨的贝多芬也没能在感情上如愿以偿,他的婚姻是失败的,感情经历也是悲伤凄凉,最后一人孤独终老。他的天资与才华受到贵族的追捧,但是自己不甘为人下的不屈性格让他在上层社会中显得格格不入。晚年孤苦伶仃,只能靠朋友的资助进行创作。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疑因铅中毒导致肝硬化卒于维也纳。

二、贝多芬音乐创作生涯


贝多芬的音乐创作涉及范围极广,包括交响乐、室内乐、协奏曲、奏鸣曲、歌剧、清唱剧等体裁;但在作品数量上相比于前辈巴赫、亨德尔、莫扎特等大师来说较少。主要作品有:9部交响乐,32部钢琴奏鸣曲,5部钢琴协奏曲,1部歌剧,1部清唱剧,1部序曲,16部弦乐四重奏,10部小提琴奏鸣曲,1部小提琴协奏曲,2部弥撒曲,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的声乐作品与器乐小品。


德裔俄国音乐史学家威廉·冯·伦茨将贝多芬一生的创作风格分成三个时期。

早期为1800年以前

在这一时期的音乐创作中,海顿和莫扎特无疑成为了贝多芬模仿的对象,这一时期他的许多作品都带有明显的海顿和莫扎特的写作风格。但在独创性上已经有所体现,具体表现在对音乐结构上的突破,与内容上自我感情的自由表达。

中期为1800-1815年

这一时期贝多芬的精神思想和音乐创作逐步走向成熟,同时也是他创作的盛期,其后世流传的音乐作品主要是在这一时期创作完成。这一时期贝多芬的音乐体现出了战胜沮丧和绝望的信心,他怀着对艺术的崇高信念,通过音乐创作展现出对人生自由、平等、博爱的不懈追求和对人类理性、尊严的无比崇尚。

晚期为1815年后

由于贝多芬身体状况不断恶化,加上当时欧洲封建王朝纷纷复辟,使得毕生都在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贝多芬在身体与心灵上遭受到了双重打击,并带给他带来了对人生更深刻的体验和反思。此时贝多芬的音乐作品不再具备之前那样激烈的情感发泄,而给人更多超凡的宁静和坚持理想和信念追求的升华,甚至在追求未果的情况下表现出对宗教的某种皈依。



三、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创作


从1792年到1824年,贝多芬创作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创作贯穿了其一生,体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可以说是贝多芬的一部自我意识的发展史。因此,这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带有贝多芬自传的性质。

在创作思想上,贝多芬吸取了当时最先进的爱好自由的思想,通过这些奏鸣曲完美地体现出人性和在创作中艺术演变上的不同形象,展示了他的生活经历。他全面总结了从巴洛克时期到维也纳古典时期欧洲钢琴音乐的风格形式和创作手法,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钢琴奏鸣曲的表现力,打开了通往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大门。

此外,贝多芬处在古钢琴到钢琴的过渡时期,其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正好体现了钢琴制造业的进步与发展。


贝多芬各时期创作的钢琴奏鸣曲作品如下:

早期

Op.2三首,Op.7一首,Op.10三首,Op.13一首,Op.14二首,Op.22一首,Op.49二首,共13首。这一时期的钢琴奏鸣曲大多遵照海顿和莫扎特遗留下来的古典形式,带有明显的海顿和莫扎特的风格。

中期

Op.26一首,Op.27二首,Op.28一首,Op.31三首,Op.53一首,Op.54,Op.57,Op.78,Op.79,Op.81,Op.90各一首,共14首。这一时期是贝多芬创作的旺盛时期,贝多芬这一时期逐渐形成自己的音乐风格,“月光”、“暴风雨”、“热情”等被认为钢琴艺术的顶峰杰作的作品均在此时期问世。

晚期

Op.101,Op.106,Op.109,Op.110 ,Op.111各一首,共5首。晚期的这五首奏鸣曲明显表达了贝多芬此时创作的根本倾向——自由式、心理式、深刻的哲理、复调手法及浪漫主义艺术思维等。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结束了钢琴艺术史上光辉的古典主义时期,同时又开辟了通往浪漫主义时期的道路。其中起到桥梁作用的当属晚期的五首钢琴奏鸣曲,尤以最后三首最为显著。Op.109、110、111无论是从内容对个人思想与社会精神的表达上,还是形式上对古典主义时期奏鸣曲的突破,都预示着浪漫主义音乐到来之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波澜壮阔。

贝多芬曾说过,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熟悉贝多芬的人都清楚,他不仅是一个作曲家,还是一个不屈的斗士,一个思想家。

贝多芬的一生始终奉康德为自己哲学思考的导师,从青年时期就开始阅读康德的《自然通史与天体论》,以及康德的美学代表著作《判断力批判》。从贝多芬的音乐作品中可以看出,其音乐创作深受康德美学的影响,他的音乐主题是矛盾的集中点,是音乐发展的核心和基础。其音乐作品完美的诠释了康德的“崇高“美感,区别于“优美”的音乐风格。

例如中期创作的“英雄”第三交响曲、“命运”第五交响曲、“热情”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等,都是将音乐的创作思维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哲学层次,对其一生所追求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通过音乐的语言完美诠释其内涵。

但是贝多芬晚期的作品所蕴含的思想高度比他任何一个时期的作品都高,他的晚期作品已不再像前两期有强烈英雄式、外放的风格,取而代之的是比较内敛、以内心安宁为出发点的手法。而这些改变,也是促成晚期风格走入心灵深处冥想的原因之一。



四、贝多芬晚年个人精神思想的变化


贝多芬的音乐是他人生道路的最好记录,童年的悲惨,耳聋的折磨,爱情的挫折,家庭的不幸,他一生的坎坷都在他的音乐中留下印记。李斯特对贝多芬的人生经历与音乐创作做过一个总结,说是“少年—大丈夫—神”的过程。

少年的贝多芬受法国大革命和启蒙运动的影响,对未来生活充满幻想。成年了的贝多芬由于遭受命运不断的打击,在内心产生了“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战斗决心,追求理想,以顽强的意志与惊人的力量与命运对抗,他对光明世界的追求与热爱,对黑暗势力的藐视与斗争,还有内心的冲突,情感的矛盾都在这时候展露无疑。

而晚年的贝多芬在生活状态上因为已经完全失聪,几乎与外界隔绝。一位历尽沧桑的老者,在精神状态上早已将一切看得风轻云淡,盛年时的热情冲动,充满矛盾的思想转为自我反省,追求超凡宁静的精神升华。

晚年的贝多芬不是说他对于自己曾经追求的宏伟理想的否定,而是转向对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意义进行了反省与沉思。由开始对外部世界的探索、追求与强烈的征服欲望,转向对内心世界的反思,随之而来的是复杂的感性与深刻的哲思。

一系列的挫折与苦难,也使得贝多芬在晚年时期更多的依靠宗教信仰来支撑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哲学思考上也更加倾向于宗教哲学的思考。

贝多芬那种超验的精神思想,用我们中国“宁静致远,天人合一”的精神高度来形容最为恰当。而他晚期的音乐也更加的符合我们儒家的音乐美学原则——“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