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介绍 >

台湾首任巡抚清末名将刘铭传生平事迹简介

143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4-23 16:31:44    

在清末历史上,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扮演过重要角色。

刘铭传号称淮军第一勇将,是李鸿章的得力干将。

刘铭传(1836~1895)是安徽人,出身农家,人穷志不穷,从小练就一身武艺,有志报国,却无门路,若不得机缘巧合,只能一辈子离不开家乡务农。


刘铭传出生不到四年,就爆发鸦片战争。大清帝国表面强大的遮羞布被无情撕下,一群外国强盗仅凭为数不多的大炮军舰,轰开了国门。

列强的侵入对中国的危害极大。但起初仅限于沿海地区,对内地影响甚微,加上清朝的闭门愚民政策,安徽虽离沿海不算太远,但相当闭塞,人们仍按惯性生活着,没有任何改变。

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平地而起,很快波及安徽,清朝正规军(八旗和绿营)不堪一击,形同虚设,在战场上连续败北,清廷不得不大办团练,依赖汉族士绅的力量平叛。

各省士绅纷纷在乡办团练。安徽也不例外,就连刘铭传的家乡也办起了团练。

1854年,年仅18岁的刘铭传被乡人推为团首(因其早年习武,在家乡小有威望),守卫家乡。

同年,曾国藩的湘军初步成形,在湖南重创太平军,并出省作战,初显锋芒。

皖南是太平军与清军交锋最为激烈的地区之一。多位封疆大吏不是战死,就是贬职,初入军界的李鸿章多次败北,难以立足,不得不投靠恩师曾国藩,其他在皖的团练武装不是被太平军消灭,就是规模太小,形不成气候。

刘铭传在家乡苦待八年,一直得不到展示的机会。

1862年终于迎来转机。曾国藩派李鸿章募集淮勇,增援上海。刘铭传以家乡子弟兵“铭字营”加入淮军行列。

在短短三年时间里,随李鸿章征战苏沪地区,

屡立战功,官至直隶提督。

1865年,随曾国藩征战捻军,深得曾国藩赏识,视为淮军第一将。

刘铭传起初英猛有余,贪心不足,曾因争功冒进,险遭歼灭,幸得湘军鲍超部解围,方安然脱险。事后不但不感恩图报,反而污告鲍超部不配合作战,遗失战机。可见,年轻时的刘铭传争勇好胜之心实在太旺,有欠大将风度。

刘铭传出道相对较晚,征战太平军,仅赶了个尾,并无多大成就,但已初露锋芒。对付捻军,可谓“劳苦功高”,出力不少。

多年征战,伤病不少。三十出头,挂冠归乡。

赋闲十五年,修身养性,各方面成熟不少,再也不是当年的爱闯祸的蛮将。

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刘铭传临危受命,赶赴台湾,抗击法军入侵。先后在基隆、淡水击退法军,法军主将孤拔病死,长期封锁台湾的计划破产。


台湾幸得刘铭传的指挥而得以保全。

此时的刘铭传不仅是良将,更是一位日益成熟的政客。他看到了台湾在整个东南防务的重要性,不仅要加强防务,更要搞好建设,赢得民心,加强和内地的联系和交流。力主台湾建省。

1885年,清政府正式设台湾省。刘铭传因功任命为首任巡抚。

刘铭传在台湾推行“新政”,虽然为时不长,成效却极为显著。仅用不到五年的时间,建成台北到基隆的铁路。


刘铭传保卫台湾、开发台湾之功,永留史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