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介绍 >

谭嗣同短暂而诡异的生平

885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5-13 15:38:20    

他是战士、哲学家、浪漫主义诗人、梦想家,最后成为中国最著名的烈士之一。

是中国漫长的 19 世纪最迷人、最悲惨的人物之一,也是一颗刚刚开始充分发挥其哲学和政治潜力的知识分子明星。但谭嗣同却英年早逝,作为烈士为恢复他的皇帝——也是他的朋友——的权力而光荣地死去。

影视剧中谭嗣同

谭嗣同1865年3月10日生于北京,其父谭继勋原为湖南浏阳人。谭在湖南长大,童年并不快乐。和很多官家子弟不一样,谭嗣同的母亲、哥哥、姐姐在他12岁那年因白喉病去世。谭嗣同活了下来,但与父亲的新婚妻子关系紧张。有传言说她残忍虐待这个敏感的年轻人。

谭嗣同的回应是投入时间学习;尽管并不总是在精英家庭的后裔所期望的科目中。他写诗。阅读古代英雄的小说和故事,从书本中抽出时间练习剑术和武术。谭的非正统学习方法让他的父亲感到沮丧,他是一个保守的人,担心儿子的不守规矩会影响男孩的仕途。

最后,父亲是对的。谭是一个早熟的才智和才华横溢的作家,但他对考试准备的僵化惯例不屑一顾。谭嗣同虽然才华横溢,却从未考过县级秀才

19 岁结婚的谭很快又经历了另一场悲剧,他的小儿子在出生后不到一年就去世了。在他与妻子保持婚姻关系的同时,谭通过追求他不拘一格的激情来逃避心碎。他走遍了整个帝国,首先在遥远的西部担任军官。1884年,新疆刚刚正式成为清帝国的行省,谭在第一任总督刘锦棠的幕僚中担任下级官员。

退伍后,谭氏过着飘飘然书生的生活。他探索废墟,参观图书馆,并与其他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建立了友谊。正是在这段时间,谭也开始发展他的世界观和哲学,最终于 1898 年出版了《仁学仁学》,这个书名有多种翻译,如仁学研究人性研究. 谭的哲学是儒家和佛教的折衷结合,也借鉴了谭对西方政治思想和基督教的兴趣。谭进一步受到知识分子导师的影响,如儒家改革家康有为,他重新解释儒家思想以适应他的改革主义和普世主义信仰,以及曾在伦敦和巴黎的清使馆任职并提倡向清朝学习的杨文辉西方。

最终回到湖南老家,谭很快就被时代的改革热潮所吸引。1894 年至 1895 年的甲午战争中日本惨败,清廷随后签订屈辱条约,激励了一代人。在湖南省会长沙,谭帮助建立了时事学堂,并聘请另一位才华横溢的青年学者梁启超担任首席讲师,梁启超也是康有为的门生。谭在学院工作,同时还担任湖南第一家报纸湘学新闻报的编辑不墨守成规的年轻人变成了实干家,变成了哲学家/流浪者,终于找到了他的使命:政治活动家。

终于,在 1898 年 6 月,康有为获准朝见皇帝。在接下来的一百天里,在康有为和他的弟子谭嗣同、梁启超的影响下,皇上颁布了一系列令人震惊的诏书。改革包括教育(取消陈旧的论文模式;建立帝国大学)、政治(取消冗余职位和闲职)、工业(促进铁路建设、发展工业和商业),以及编制国家预算。改革的范围震惊了皇帝的姑姑慈禧太后。虽然在颐和园正式退休,但她仍然是皇位的幕后黑手。她担心这些改革的成功会削弱王朝,或许更重要的是会削弱她的个人权力。她请满族大臣荣禄设计废皇之计。

听到慈禧的阴谋诡计,维新派迅速集结自己的盟友。谭再次成为实干家,自愿组织反政变。谭会见了另一位年轻官员、清军中的后起之秀袁世凯,试图说服袁世凯支持改革者并捍卫皇帝。整个晚上,谭都在努力说服袁世凯他的计划:袁世凯和他的军队将围攻颐和园并处决荣禄,而谭会组织一个团队潜入大院并暗杀太后。袁氏听了计谋,不肯跟康有为、谭嗣同投缘。之后,

最终,袁世凯将反政变的计划告知了荣禄和太后。光绪皇帝被软禁在中南海的一个岛上,即紫禁城西边的皇家园林。康有为在英国保护下,先逃往香港,后逃往日本,日本公使馆则庇护梁启超。而谭嗣同并没有选择逃离京城。起初,他试图招募一队武术家陪同他进行一次大胆的宫廷突袭,以解救皇帝。当确定皇帝无可救药时,谭回到他在北京玄武门以南的住所。1898 年 9 月 25 日早上,皇家卫兵冲进院门逮捕了谭。两天后,他和其他五名阴谋者一起被斩首,在菜市口刑场。谭嗣同才33岁。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谭嗣同的遗言最为人铭记。谭在狱中候刑时写道:“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他为改革事业殉道的决定至今仍广受赞誉。“每个国家的每一次改革都涉及血液,”他写道。“至于中国,若非要流血牺牲,请从我做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