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脑数码 >

几十亿的晶体管——CPU是如何设计出来的

543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1-24 23:06:28    


这件家用电器,使用过吗?

晶体管收音机

学名:晶体管收音机,又名半导体收音机,简称半导体,又名戏匣子。现在很多公园下棋的大爷手里拿着,发出很大声响的,也是收音机,不过功能和个头都小了很多。 不要小看这个老物件,这是1956年--1985年之间中国的奢侈品,被称为三转一响--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里的一响,想结婚,这四大件先攒齐了。

晶体管于1947年诞生于美国贝尔实验室(Bell Labs),由肖克利(Shockley,William Bradford,1910-1989)、巴丁(John Bardeen,1908年5月23日-1991年1月30日)和出生于厦门的布拉顿(Walter H.Brattain)组成的研究小组研发。


Shockley/Bardeen/Bardeen合影


布拉顿早在1929年就开始在贝尔实验室工作,长期从事半导体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和观察,逐步认识到半导体中电流放大效应产生的原因。 布拉顿发现,在锗片的底面接上电极,在另一面插上细针并通上电流,然后让另一根细针尽量靠近它,并通上微弱的电流,这样就会使原来的电流产生很大的变化。微弱电流少量的变化,会对另外的电流产生很大的影响,这就是“放大”作用。靠着这个发现,研究小组决定集中研究硅、锗等半导体材料,探讨用半导体材料制作放大器件的可能性。

锗片

1947年的圣诞节前夕,在巴丁固体表面态的理论引导下,布拉顿和巴丁通过实验,只要将两根金属丝的接触点尽可能地靠近,就可能引起半导体放大电流的效果。但是,需要将晶体表面形成小于0.4毫米的触点。 布拉顿用刀片在三角形金箔上划了一道细痕,将顶角一分为二,分别接上导线,随后将导线压进锗晶体表面的选定部位。

见证奇迹的时刻终于到来了,电流表清晰地显示“电压增益100dB,功率增益40dB”,意思是将输入的电压放大了100分贝,功率增加了40分贝,在为这种器件命名时,布拉顿想到它的电阻变换特性,即它是靠一种从“低电阻输入”到“高电阻输出”的转移电流来工作的,于是取名transresistor(转换电阻),后来缩写为transistor,中文译名就是晶体管。

由于点接触型晶体管制造工艺复杂,存在噪声大、大功率时难以控制、适用范围窄等缺点,肖克利提出了用一种“整流结”来代替金属半导体接点的大胆设想。半导体研究小组又提出了这种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1950年,第一只“PN结型晶体管”问世了,它的性能与肖克莱原来设想的完全一致。今天的晶体管,大部分仍是这种PN结型晶体管。


PN结型晶体管

晶体管具有检波、整流、放大、开关、稳压、信号调制等多种功能。可作为一种可变电流开关,能够基于输入电压控制输出电流,与普通机械开关不同,晶体管利用电信号来控制自身的开合,所以开关速度可以非常快,实验室中的切换速度可达100GHz以上。

有了晶体管的加持,计算机可以变得更小、更快、更节能、生产成本更低等优点。1955年,贝尔实验室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全晶体管计算机TRADIC,它装有800只晶体管,只有100瓦功率。


TRADIC

通过模拟二极管的开关动作,来实现控制晶体管的电路的断合。由于晶体管的开关切换速度可以达到几十万次每秒,在给晶体管编写程序的时候就不能用人工给出电路通断的指令,需要用比机器语言更高级的汇编语言对晶体管的开关定义,之后为满足更快的编程处理速度,开始使用更高级的Ada、 FORTRAN、 COBOL等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使计算机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晶体管时代的处理器,就在这些高级语言的组织下,狂奔!


相关文章